“如果我们决定合作,您需要我们提供什么?“
“主要是专业的军事指导和精确的情报,“陈志华回答,“我们的人虽然有实战经验,但在战术配合和精确作战方面还是有差距的。“
“我们能提供什么保证?“
“我们不需要什么保证,只需要信任。“陈志华直视着秦渊的眼睛,“我相信华国军人的品格,也相信您的诚意。“
谈话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秦渊对陈志华和他的组织有了基本的了解。从专业角度来看,这确实是一个可行的合作机会。
“陈先生,我需要和我的同事商量一下,“秦渊最终说道,“这个决定我一个人无法做出。“
“当然,我理解。“陈志华站起身来,“但我希望您能尽快给我答复。时间对我们都很宝贵。“
“您怎么联系?“
陈志华掏出一张名片:“这是我的联系方式。不过为了安全起见,我们最好不要用电话联系。如果您同意合作,明天晚上在这个地址等我。“
秦渊接过名片,上面写着一个曼谷郊区的地址。
“如果我们不去呢?“
“那就说明合作不成,我们各走各的路。“陈志华伸出手,“不管怎样,很高兴认识您,秦先生。“
两人握手告别后,陈志华离开了咖啡厅。秦渊注意到,有两个看起来像保镖的人在外面等着陈志华,三人一起消失在夜色中。
回到酒店后,秦渊立即召集了所有人开会。
“情况怎么样?“周扬急切地询问。
秦渊详细汇报了与陈志华会面的全部内容,包括对方的身份、组织情况,以及合作提议。
“您觉得这个陈志华可信吗?“段景林询问。
“从直觉上来说,我觉得他是真诚的,“秦渊回答,“而且他提供的一些情报确实很有价值。“
“但这种合作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岳鸣担心地问道,“毕竟是与外国武装组织合作。“
“这确实是个问题,“周扬承认,“我们需要向上级请示。“
王小东从技术角度分析:“我觉得这个合作有一定的可行性。当地警方不配合,我们单独行动风险很大。如果有本地武装的协助,成功率会高很多。“
“关键是这个组织的真实情况,“秦渊说道,“我们需要更多的信息来验证陈志华的话。“
周扬立即联系了国内,将情况详细汇报。几个小时后,国内传来了回复。
“上级同意我们与当地华人组织进行有限度的合作,但必须确保不违反国际法,不引起外交纠纷。“
“有限度的合作?“秦渊询问。
“主要是情报共享和技术指导,不能直接参与武装行动。“
“那营救行动呢?“
“如果确认人质的位置和安全,可以考虑联合行动,但必须以营救为主,不能扩大事态。“
得到上级的初步授权后,中方团队开始制定详细的合作计划。
第二天晚上,秦渊按照约定来到了陈志华指定的地点。这是曼谷郊区的一个仓库区,晚上很安静,几乎没有什么人。
陈志华已经在等候,这次他身边带了更多的人,看起来都是训练有素的武装人员。
“秦先生,很高兴您来了,“陈志华走上前握手,“这说明您同意了我们的合作提议。“
“是的,但我们有一些条件,“秦渊坦诚地说道。
“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