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样一想,大女儿是“祸”的概率比小女儿高多了。
接着她带着偏见继续观察。
发现随着两个孩子的长大,小女儿活泼可爱,惹人喜欢。
大女儿却少言寡语哭丧脸,让人看着就晦气。
就这样,张氏越来越厌恶大女儿,而加倍偏疼小女儿。
而作为大女儿的顾婉儿为了得到母亲的欢心,开始投其所好。
张氏迷信,她就没日没夜的研习佛法,为父母抄经祈福,希望母亲的眼中也能有她的存在。
可惜人心一旦偏了,就再也扶不直了。
顾婉儿越是努力,张氏就越觉得她居心叵测,心里深沉。
然后更加疼爱小女儿顾颐儿。
受张氏的影响,顾婉儿作为伯爵府的嫡长女,过着比府中下人还不如的日子。
直到她十六岁那年,外出礼佛时,机缘巧合之下,帮了同去相国寺上香的赵王一个小忙。
在此过程中赵王对外冷内热的顾婉儿十分倾心。
由于两人相处时,顾婉儿一直戴着面纱,所以赵王并未见到顾婉儿的真容。
事后,他也只打听到顾婉儿是顾家嫡女。
紧接着,赵王不顾亲人的反对,力排众议向顾家提了亲。
张氏惊讶之下,着人打听,这才知道顾婉儿曾和赵王世子接触过。
她叫来顾婉儿,连打带骂从顾婉儿口中知道了所有的原委。
心都歪了的张氏,自然接受不了极为厌恶的大女儿嫁给赵王,成为尊贵的王妃。
于是她李代桃僵,让小女儿替嫁。
至于大女儿这个她眼中的祸端,张氏直接对外言称,大女儿在梦中感应到佛祖的召唤。
接着她将顾婉儿连夜送到相国寺,命她亲身侍奉佛祖。
相国寺的僧人拜高踩底。
看顾婉儿没有亲人照拂,就百般虐待她。
每天让她干最重的活,吃最差的饭菜,时不时还有体罚。
且冠冕堂皇道,顾婉儿乃佛前莲花。
下凡历劫,自然要感受众生之苦,方能得成正果。
后来顾婉儿被虐待的受不了,偷偷逃回了顾家。
彼时顾颐儿和赵王刚成婚不久,赵王已经怀疑顾颐儿并非当初他倾心的女子。
张氏生怕顾婉儿毁了顾颐儿的幸福,气极之下,失手将她打死。
接着为了掩盖杀女的事实,张氏与相国寺的僧人狼狈为奸。
对外称顾婉儿乃是得成正果,功成归位,去了西方极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