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招待所会议室里,死一般的寂静,仿佛连空气都停止了流动。市县两级干部的目光,都放在了几名省纪委干部带离会议室的李显平身上。那木门关上,发出沉闷的“咔哒”声,如同落下的铡刀,斩断了会议室里最后一丝侥幸的幻想。
李显平可能至死也想不到,这场临时通知、看似寻常的市县两级干部座谈会,竟成了他政治生涯的终点站,最后一次以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的身份参会。他离去时踉跄的背影深深烙印在每个人眼中。
何书记环视全场,目光沉稳扫过每一张或震惊、或复杂、或强作镇定的脸。他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声音不高,却带着穿透力,说道:“淑清啊,这样,你直接把省委和省纪委掌握的情况,原原本本地通报出来。让同志们清楚知道,组织上为什么今天会对李显平同志采取组织措施。以正视听,避免不必要的猜测和误解,也让大家明白,省委反腐倡廉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
二嫂淑清神情肃穆,她翻开手中的笔记本,声音清晰、平稳,不带任何感情色彩,说道:
“同志们,我现在向大家通报李显平同志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的有关线索。”
她略作停顿,目光缓缓扫过全场,确保每个人都感受到了这份通报的分量。
“经查,李显平同志在担任曹河县委书记期间,在国有企业管理和人员使用上,存在极其严重的问题。其主要违纪违法事实包括:第一,利用职权,大肆收受他人巨额贿赂。经初步核查,其在国有企业改制、土地出让、工程承包等环节,为他人谋取非法利益,收受现金、贵重物品等。”
“第二,严重违反组织原则和人事纪律,公然买卖工作岗位和人员编制。在其主政曹河期间,‘交钱就能进企业’成为当地公开的秘密和潜规则。据反映和初步核实,一个普通国企岗位明码标价数千元,关键岗位甚至高达上万元以上。这种违规操作直接导致曹河县国有企业机构臃肿不堪,人员规模恶性膨胀,管理混乱,效率低下,国有资产经营陷入一定困境,并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流失。”
“第三,上述行为在曹河县干部群众之间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和政治影响。群众对此深恶痛绝,多次举报,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破坏了当地的政治生态和国有企业的发展。”
二嫂淑清翻过一页,声音依旧平稳,但内容更加触目惊心:
“在李显平同志调任市委工作,特别是担任市政法委书记之后,关于其在曹河县任职期间的严重问题线索,群众以不同方式向中央、省委、省纪委反映举报,部分国有企业退休的老领导、老干部到省城有关部门进行当面反映。省纪委对此高度重视,进行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初步核查工作,目前已有相当一部分线索得到印证,基本属实。”
她抬起头,目光锐利:
“此外,根据群众举报和初步调查,在李显平同志担任市委政法委书记期间,涉嫌利用职权和影响力,纵容、包庇其亲属在政法系统内违法乱纪。相关线索,省纪委正在组织精干力量,进一步深入核查中。”
俞淑清合上笔记本,声音沉稳:“通报完毕。”整个过程,如同播放了一段冰冷的纪录片,将李显平这位政法委书记的政治面具彻底撕碎。
坐在何书记左侧的钟毅书记,后背的冷汗早已浸透了衬衫内衬,紧贴在后背上,带来一阵阵冰凉的黏腻感。钟书记清晰地记得,在市委常委会上,自己是如何力排众议,顶着“破格提拔”可能带来的非议,将李显平从县委书记直接推上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的位置。当时看中的,是他汇报工作时展现出的“敢打敢拼”、“执行力强”、“能打开局面”,看到的是曹河县两年交通大变样。如今看来,一个自己亲手提拔、寄予厚望的干部,背后竟隐藏着如此触目惊心的腐败,这不仅是李显平的堕落,更是自己识人不明、用人失察的严重失职,作为市委书记,他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
更让钟毅感到脊背发凉、如芒在背,甚至心底涌起一丝恐惧的是:省纪委对李显平的调查,竟然如此深入、如此秘密!市里,包括他这个市委书记,竟然毫不知情!这说明什么?说明省纪委的调查是直接在曹河县进行的暗访,绕开了市纪委,甚至绕开了市委!保密工作做到了滴水不漏!这背后的深意,让钟毅不寒而栗——难道省纪委调查的不仅仅是李显平?难道自己这个市委书记,乃至整个东原市委班子,也在被调查的范围之内?是啊,如果仅仅是调查李显平,按照常规程序和工作惯例,省纪委到了东原,必然要与市委主要领导通气,至少会知会一声,要求配合。如此悄无声息、雷霆一击,唯一的解释就是,调查对象很可能包括了市委班子,甚至他本人!想到这里,钟毅感到一阵彻骨的心寒,一阵难以抑制的后怕,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心酸和委屈涌上心头——自己殚精竭虑为东原发展,夙夜在公,难道就因为用人失察,就要失去组织的信任?他下意识地端起茶杯,想喝口水掩饰内心的波澜,却发现自己的手竟有些微微颤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待俞淑清清晰、完整地将所有情况通报完毕,合上笔记本落座后,会议室里陷入了一种更深沉的寂静。何书记才缓缓开口,说道:
“同志们啊,刚才淑清处长对有关情况做了详实、客观的通报。大家也都听到了,触目惊心啊!对于李显平同志的问题,省纪委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已经注意他很久了,前期做了大量艰苦细致、扎实深入的核查工作。这次胡玉生事件,加速了问题的暴露,也使得其性质更加恶劣,影响更加深远!省委对此高度重视,经过慎重研究,决定对李显平同志采取果断措施。在这里公开宣布一下,也是以正视听,避免同志们私下议论,以讹传讹,产生不必要的猜测和误解。反腐倡廉,中央、省委的态度是鲜明的,决心是坚定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何书记的话在会议室里回荡,钟毅书记坐在一旁,内心翻江倒海,五味杂陈。然而,何书记那句“东原市委市政府和东洪县委县政府,是值得信任的”,又如同黑暗中的一丝微光,紧绷到几乎断裂的心弦稍稍松弛了一些。钟书记强迫自己稳住心神,目光重新聚焦在何书记身上,努力维持着表面的平静。
何书记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喝了一口,放下时,目光变得无比沉重:
“同志们,腐败问题,已经到了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必须下重手、出重拳整治的时候了!东原在全省的经济排名,大家心里都有数,算是中下游水平的地级市。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还不宽裕啊!可看看我们查出来的案子!动辄就是几百万的损失!这些腐败分子,他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怎么忍心?!怎么得了?!简直是毫无敬畏之心!眼里只有钱!只有权!完全忘记了我们党的宗旨,忘记了我们手中的权力是谁赋予的!”
何书记的目光带着一种历史的沉重感,落在每个人身上:
“在座的同志,年龄小一点的,像晓阳啊,”他目光转向晓阳,“我记得你小时候,也挨过饿吧?那种滋味,不好受啊。年龄大一点的同志,有的说不定小时候还要过饭吧?颠沛流离、食不果腹的日子,难道都忘了吗?”
何书记的声音带着痛切:
“从76年国家大局稳定下来,才多少年?满打满算不到15年!从84年农村改革初见成效,老百姓才真正开始吃饱饭,才多少年?不到8年!东原的情况,我记得很清楚!85年之前,很多地方还要吃国家的救济粮!才吃了几年饱饭啊?我们的干部,就忘了本了?就开始大手大脚,甚至贪得无厌了?一个地方,一个行业,从上到下,腐败到底!这种歪风邪气,如果不以雷霆手段,枪毙几个罪大恶极者,还能不能刹住?!咱们的群众,还认不认可我们的党?!还认不认可我们的政府?!”
何书记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痛心疾首!看着钟书记说道:“钟毅同志!我问你!咱们东原市的农民,去年人均纯收入是多少?!”
钟毅书记心头一凛,这个数字早已刻骨铭心,他挺直腰板,声音清晰又略显沉重:“723元!”。
“723元!”何书记重复了一遍。“全省农民平均收入是764元!就算你们东原今年能努努力,达到800元!这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但是,同志们,你们想想!朝阳同志刚才汇报,胡玉生一个人造成的损失就高达600万元!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我们东原7500名父老乡亲,辛辛苦苦在地里刨食一整年,面朝黄土背朝天,流血流汗,风吹日晒,挣来的血汗钱,加起来,还不够填胡玉生一个人贪墨的窟窿!同志们!你们说!咱们的群众,对咱们会是什么看法?!会有什么意见?!他们忙活一年,到头来可能还要欠账过日子!反过来想想,如果沈鹏真的像举报所说,在平水河大桥项目里倒腾劣质材料,以次充好,那造成的损失,恐怕更是我无法估算的天文数字!那背后是多少群众的血汗钱?!是多少家庭的希望?!是多少孩子上学的学费、老人看病的救命钱?!啊?!”
何书记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翻涌的情绪,目光再次落在面色凝重的钟毅和同样神情沉重的张庆合身上,手指重重地、一下下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而有力的“踏踏”声:
“钟毅同志!庆合同志!你们自己说!面对这种情况,不严肃处理!不刮骨疗毒!我们还好意思坐在这里?!还好意思对得起那些为了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前辈?!还好意思对得起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一滴汗珠摔八瓣、供养着我们的父老乡亲吗?东洪的群众太善良了!像胡玉生、沈鹏这种情况,硬生生拖了两年才爆发出来!这不是群众迟钝,这是群众的忍耐!也是我们的失职啊!是我们工作不到位,让这些腐败分子有了滋生的空间和时间。同志们啊,省委的态度是鲜明的,只要是涉及到腐败,只要是在漠视群众利益,省委是绝对不会姑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谈了一个多小时的腐败问题后。何书记环视全场,身体微微后靠,倚在宽大的椅背上,脸上紧绷的线条似乎柔和了一些,声音也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