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庄暗暗点头,认为稳妥。
一年时间,他就可以将粮草准备得差不多。兵甲也可以备齐整。
“哈哈,我安禄山一个胡人,也能过一过当皇帝的瘾。”
安禄山大笑一声,非常憧憬那个位置。
“启禀郡王,靺鞨、室韦、同罗等部,也可以联系了。”
堂中的另一边,高尚摸着胡须向安禄山说道。
“这件事情,就交给先生去做了。我成就大事,绝对不会亏待他们。财宝、丝绸、女人,应有尽有。”
安禄山将这件事交给高尚去做。
“遵旨!”
高尚点头。
他现在已经和严庄产生竞争关系,宰相可以有多个,但首席宰相只有一个。
看杨国忠和陈希烈的权势,天壤之别。
“我还听说明年春天李瑄小儿要率领安西、北庭军去波斯,然后远征大食帝国,到一个地中海的地方。那里距离长安要行军两年时间,真是天助我也。”
安禄山将这个好消息分享给自己的谋主和狗头军师。
“等李瑄回去,郡王已经坐在长安等待了。他长途跋涉的疲惫之师,怎么敌我燕云铁骑?”
高尚抚掌说道。
“那是自然,我的曳落河所向无敌!”
安禄山志得意满。
此时此刻,严庄和高尚,都心潮澎湃,无比的自信。
他们这类身份卑微的文人,只能靠这种方式翻身。
大丈夫不能举事而死,终不能嚼草根而活!
休息几天后,安禄山拿着委任状,大肆封赏,使军中士气高昂,想要为安禄山拼命、建功立业。
同时,通过此次封将,安禄山发现军中还有一些硬骨头汉将,似乎查到什么端倪。
安禄山立刻下令将这三十二名汉将秘密抓捕囚禁。
由于这些汉将包括军使、副使,职位不低,狗头军师高尚告诉安禄山,等过段时间,让何千年入长安,请求圣人以这三十二名汉将“怯弱”为由,换成蕃将,这样就能把军队牢牢把控。
安禄山觉得可行,只要他不去长安即可。
他已经做好称病的准备!
……
安禄山离开长安不久,关中地区突降暴雨。
暴雨停下后,又是连续的大雨如注,数十日不停。
正好在麦子熟之前开始下大雨,以至于良田全毁,颗粒无收。
又有无数农田被淹没,关中地区遍地成河,已成泽国,根本无法再种新的庄稼。
已经不再是开元年间,皇族贵族吸血关中百姓,虽有余粮,但并不是很多。
要知道,经过时代发展,人口激增,长安已经不适合作为都城。
都城最重要的粮食问题,长安一直未得到有效的解决。
开元年间,李隆基前前后后近十年在洛阳处理政务,美名曰“移都就食”。
韦坚开辟广运潭,一定程度缓解长安的粮食紧张,但治标不治本。
所以这几年,朝廷一直在收购关中的粮食。
即便是一些富农,都把粮食卖给朝廷,换取钱财。
而这种交易,对百姓来说是灾祸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