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给了众人一个说服自己的理由。
“大都护……”
颜真卿还想说什么,却被李瑄打断:“清臣,最近我新研究一种字体,虽难登大雅之堂,但你是书法大家,还请你品鉴一下。”
李瑄一招手,裴璎拿着一幅字来到李瑄面前。
在众人大惑不解的时候,李瑄将这幅字递给颜真卿。
颜真卿迟疑一下,伸手接过李瑄的字,并在众人的目光下,将书卷缓缓展开。
映入眼帘的是与众不同的字。
细瘦的笔画线条流畅,看起来如苍松一样挺拔,结构紧密而不失舒展,令人眼前一亮。
众僚属第一眼看上去是秀美洒脱,但每一笔每一划都经过精心构思,一丝不苟。
这种极具个性的书法,颜真卿、王昌龄等人第一次看到。
李瑄写出的,正是大名鼎鼎的瘦金体。
他前世的大学是古文历史,自然多次见过瘦金体。
由于不知道瘦金体的具体笔画,李瑄从十年前开始,就开始试着构思属于自己的瘦金体笔画。
勤学苦练,又有颜真卿这种的书法大师指点,李瑄的书法早已出类拔萃,他尤精楷书。
当瘦金体的常用字逐渐被李瑄构思完成后,才有今日书法中的瘦劲神韵。
一时震惊众人。
瘦金体在后世评价两极分化,因为不符合宋代以后的一部分文人审美。而且非常难模仿。
但盛唐是飞扬的时代,审美独特,由李瑄写出的瘦金体,让颜真卿、岑参等人惊叹不已。
当然,在这个时候,李瑄可不是为了秀他的书法。
众人沉浸书法以后,忽然看到书法的内容。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这四句话,比瘦金体还要惊艳。
从哲人追求,到关心百姓,再到传承。
无不体现一个人的格局。
他们看到的是一个关怀天下,有境界的圣人。
这一刻,他们仿佛又想起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李瑄。
也验证李瑄的至高理念。
君主无道,就将他推翻,铲除奸佞,还天下太平。
而李瑄的境界明显比他们更高,所以要进行“兵谏”。
至于兵谏以后的形势,自然是李瑄的舞台。
他们当效力李瑄,殊途同归,开万世之太平。
不可否认,这是几乎不可能达到的境界,在后世人们付出没有回报,怨气大的时候还会排斥这样的空话。
但在这个时代提出,由李瑄提出,富有进取精神。
也容易煽动追随者的情绪。
一旦李瑄完成壮举!
那这四句话便会变得神圣。
“清臣,我的字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