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的军师则赞同裴茂的建议,正在给马分析利弊,劝马按裴茂的建议而行。
马的军师是谁呢?
便是北地傅氏子弟傅巽傅公悌。
正史中,傅巽以“辨势、识人”而闻名。
在“辨势”上,他曾力劝刘琮降曹,分析刘备不足以抵抗曹操大军。
在“识人”上,他曾有三评:
评庞统为“半英雄”;
评裴潜为“品行清风亮节,名扬四方”;
评魏讽为“谋反为早晚之事”。
此上皆一言命中。
李合联系傅氏时,他告诫傅氏家主:
新农体系未必真于世家大族不利,大汉新制胜于秦汉以来的旧制。
虽成公子成为活死人而不能理政,且扬州有曹操,荆州有刘表(尚不知孙策),益州有刘焉,北方数州尚未稳定,表面上看起来,大汉北方隐患颇多,新组建的内阁风雨飘摇。实则不然。
大汉北方草原上,护民军驱逐东部鲜卑出大兴安岭,逐扶余至小兴安岭脚下,很快亦会逼高句丽退入长白山中。
而中部鲜卑正支援西部鲜卑将北匈奴完全逐出西域,鲜卑暂时无暇南下侵汉。
而今年雍凉两州大旱,西羌亦不会于大旱之年劫掠雍凉两州。
如此,大汉东、北、西三个方向皆无外患。
如此,护民军便可以由边境调动足够的兵力应对北方十三州(包括雍州、河州、箕州和吉州新立四州)可能生的任何叛乱。
以《汉报》上刊载的护民军战绩,便知护民军为天下第一强军。
如若护民军拥兵自重,则天下必然大乱,大汉绵延四百年的国祚就此结束;
如若护民军支持内阁,不出两年,可平北方任何叛乱。
关键是内阁当前“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了大义上的名分。
故此时不是起兵反朝廷的时候。
傅氏家主同意傅巽的分析和判断,便以前任家主傅燮战死于黄巾之乱中,当前傅氏势弱,尚需休养生息为由,只答应李合向安汉军供应一些粮草补给,并将傅氏私兵都赠与李合,而傅氏一族则不会参与起兵。
可在李合的坚持下,傅氏家主无奈派出了傅巽,给李合充当谋士。
结果傅巽被李合委派为马的军师。
傅巽见过马之后,观其相,闻其言,便断定马无成事之才。
可他此时又不敢对李合明言。
毕竟凉州虽然历来不缺少文才武将,可凉州贾氏、皇甫氏、阎氏等族皆婉拒参与起兵,仅仅给李合提供了部分粮草,而敦煌张氏又须坚守玉门关,导致李合麾下文武两个方面都极为不足。
如果傅巽对李合明言,却让李合去哪儿找比马更合适的武将?
关键是没有马,十万羌兵便不会参与凉州起兵,安汉军的力量马上便被削弱八成。
不过,傅巽对李合让他给马做军师,倒是极为满意。
护民军要平叛,或征西军团重入凉州,或攻取函谷关、武关其中之一。
也就是说,无论护民军从哪个方向来,陈仓都在中间地带。
他届时便有足够的时间判断形势,并选择自己的下一步。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