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协内心中不断呐喊着“我要长大,我要强大”,龙鳞卫、紫金卫则保护着他,再次上路。
他们将从风陵渡过大河,由王屋山进入太行山脉。
然后再由并州入幽州,尤其是要去看看蔡成口中肥得流油的黑土地。
然后他们再由吉州入箕州,去箕州半岛看看大汉海军。
之后乘海军的军舰进入东莱,去看看师尊崛起的地方。
再由青入徐,再由徐入豫,最后在兖州找个农庄入驻,认真体验一下农户的生活。
当然,这其中完美地错过了冀州。
这也是没有办法。如果由幽州穿越冀州再到青州,极有可能错过三年后的科考。
他们已经商定,刘协、诸葛亮和郭淮都会改名换姓参与科考,以此来检验他们的水平。
这一路上,他们除了在太行山脉中剿灭了几股顽匪之外,在并州、幽州、吉州和箕州,都再没有遇到过匪寇。
这些州的匪寇,早已被各州治安军或剿灭、或收服了。
就这样,他们足足在大汉北方走了两年多,然后才在兖州陈留稳定下来。
途中还在豫州参与了县试科考。
三人全部上榜,只是名次有些靠后。
原因是三人只有理政的基本知识,而在专业技能方面的知识,基本为零。
诸葛亮和郭淮除基础知识之外,还有一些军事知识。
可科考不考军事知识。
要想成为军官,必须先出自训练营,再入护民军,而且才有条件报考军事学院。
不过,在大汉北方的游历过程,以及在兖州农庄的生活,还有对商队、农家乐、各类工坊、各种工程的了解,让三人都深知治国不易。
不同的行当,对大汉有不同的作用,也有不同的管治手段。
而把所有的农、工、商、工程等不同的体系结合起来,让它们之间能够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更是难上加难。
刘协再也不叫着要从军了。
一心想入护民军的郭淮,在刘协和诸葛亮的影响下,也宣称弃武从文,立誓之后无论能成为哪一级官吏,都会全力以赴,治理好一方。
在兖州参与了州试之后,由于三人竟然在州试中全部进入了前十,大喜之下,刘协便想回京炫耀一番。
谁知道,他们返京,蔡成就醒来了。
大喜!
天大的惊喜!
刘协说完他们这一路的艰辛、收获之后,还得意地对蔡成说:
“我们想师尊,师尊肯定也想我们。所以我们一回来,师尊就醒过来了。”
蔡成虽然在躺椅上无力大笑,可还是伸出手,溺爱地轻抚着刘协的脑袋,眼中已噙满了快乐的泪水。
多年未有的温暖与安心,突然出现在刘协的身体中,然后便急爆。
刘协猛地扑到蔡成的怀中,紧紧抱着蔡成,大哭了起来。
多年的压抑,多年的恐惧,多年的委屈……犹如开闸的洪水倾泄而出。
蔡成没有哄他,只是一直轻抚着他的后背,任由刘协的鼻涕眼泪全部涂抹在自己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