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本就是东汉末年的战略家,比起诸葛亮,也不弱分毫,甚至还胜出一些。
正史中,荀彧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在建计、密谋、匡弼(辅佐主上治理政务,帮助国家走上正轨)、举人(举荐人才)等方面,多有建树,为曹操撑起了大汉北方的天下,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亦被人敬称为“荀令君”。
荀彧对汉室极为忠诚。
也正是因为他的忠诚,不支持曹操篡汉,最后才因曹操一心篡汉忧虑而亡。
至于曹操,同样是东汉末年着名的战略家和军事家。
在战略思维方面,汉献帝刘协初立之时,载于史册的战略家,也就是荀彧、曹操、戏志才、郭嘉、鲁肃、任峻等几人。
这些人中,鲁肃现在行踪未定,任峻则在益州,曹操割据江东,而剩下的荀彧、戏志才、郭嘉三人皆出自颍川,不仅为好友,正史中也是荀彧向曹操举荐的戏志才和郭嘉。
所以,从忠诚、能力两个方面来衡量,蔡成要立丞相,荀彧必然是不二之选。
之所以当初荀彧丞相之位不稳,还是因为荀彧没有从政的经历,资历浅薄,别人心有疑虑也属正常。
这就需要荀彧自己亮出服人的本事。
其他不说,看看内阁中的那些阁老,哪个不是德高望重、久居朝堂之人?
如果荀彧自己本事不够,还真镇不住刘虞、卢植、贾琮、黄琬、郭全这些大佬。
实上,荀彧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就破了“相位不稳”之局。
蔡成倒下之后,荀彧做的第一件事,是找何山、管笃讨要来了蔡成为护民军制定的战略展计划。
然后,他结合了蔡成给自己的大汉展规划,从而在蔡成倒下仅仅五天后,便在内阁提出了全新的、军政结合的《大汉展规划》。
“这些年来相位可稳?”蔡成轻声问道。
“阁老支持,相位自稳。”荀彧笑道。
“支持?忘了吾等将汝架在火上烤了?”
随着声音,数位阁老施施然地走入院中。
看到刘虞为,身后跟着黄琬、贾琮、卢植、刘岱、王允五人及一个蔡成不认识的中年人。
蔡成马上挣扎着想从躺椅上起身,谁知王允赶紧上前几步,直接把他按在躺椅上。
“无须多礼,快快躺下。”
卢植也笑着说道:“公子情况,刚刚已由文姬小姐告知。”
蔡成无奈,只好躺在躺椅上向各位阁老拱手致礼。
申金、轻风、细雨三人忙不迭地搬来两套桌椅,冲泡好的蒙顶碧绿以及各种小食也飞快地摆在桌上。
荀彧似乎才醒过梦来,惊讶地说道:“汝等如何……”
“哈哈哈哈——”六人一阵开怀大笑。
笑后,卢植略带戏谑地解释道:“文若近几日心神不宁,又时时面带喜色,可瞒不过吾等这些老眼。”
“连续三日看到丞相快步入帅府(蔡成府邸),亦落入街道上来往官吏眼中。吾等闻之,便猜想可能是成公子醒来,便相约前来探望。”王允也笑着补充一句。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