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浙江三强塑胶有限公司 > 第128章 地龙翻身1(第2页)

第128章 地龙翻身1(第2页)

有。

青州存储了近五年的粮食,冀州存储了一年的粮食,还有荥阳的敖仓中也有不少粮食。

可敖仓的粮食是规定要用于徐、兖、豫三州,包括九江、庐江、南阳等地推广新农体系的。

幽州、并州由于刚刚推行新农体系,当前勉强能够自给自足。

也就是说,要赈灾,就必须调用青州“三库”——战备仓库、平价仓库、赈灾仓库——的粮草。

按说,青州存粮只需要拿出三成,就足够为雍凉两州赈灾了。

毕竟,雍凉两州,包括冒出来的隐藏人口,也就二百万人。

然而,账不是这样算的。

哪怕拿现代的地图来看,便知道从青州运粮到雍凉两州,路途有多远。

从泰山到玉门关的直线距离就将近两千千米,合成汉代的里程,那就是将近五千里。

运送粮草,一路上人吃马嚼,起码要消耗半数。

而公历392年,大汉除了青州修建了一些柏油路之外,就只有秦始皇修的那条秦直道能够称得上是“高公路”了。

所以,仅仅是雍凉两州的赈灾,就耗空了近六成青州存粮。

如果第二年再来一个大灾,估计青州存粮就不够了。

好在秋后时分,内阁收到了育种院的喜报:竹稻培育成功了。

而且,竹稻舂出来的稻米,米粒细长,吃起来口感软糯、爽口弹牙,吃起来竹香飘溢,用它熬粥也是香糯幼滑,回味绵长。

只是口感稍稍比不上稻米。

当然,育种院只给阁老们熬了一小锅米粥,每人只分到了一小碗。

不是育种院小气,而是育种院要保留更多的种子,以保证来年能种植出更多的竹稻。

大汉北方一年只有一季,要想在大汉北方推广竹稻,先要有足够的种子。

此时育种院只培育出两亩竹稻,要想满足整个大汉北方所需的种子,起码还需要两到三年。

可即便如此,内阁心中也有底了。

目前青州还有半数库存,秋后冀州的库存基本能满仓。

也就是说,如果明年大汉北方再出现天灾,内阁已经不是很担心赈灾之粮了。

按荀彧制订的《大汉展规划》,公历392年秋后,马上就展开一项大工程。

沿着辽西走廊开始修建海堤,同时修建由冀州通往吉州的柏油路。

辽西走廊,是冀州进入辽东、箕州和吉州的最近路途。

之前数十年来,海水泛滥,整个辽西走廊尽数被淹,只有冬季结冰后,方能行走。

而荀彧则是按之前蔡成的规划,修海堤,阻海水,打通冀州与吉州的通道,确保黑土地开后,粮食能够顺利运往中原。

这项工程有多大?

工程量与秦始皇修建秦直道或万里长城差不多。

怎么可能比得上万里长城的工程量?

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是将战国时秦、赵、燕三国的长城连在一起,并不是从头开始修建。

hai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