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蔡成来了,历史开始改变,陇西的大地震,直接挪到了兖州。
兖州发生地震,可比陇西发生地震危害大多了。
首先便是兖州人口近四百万。
人口多,死伤就会更惨重。
其次,兖州与京州(司棣)、冀州的边界线就是大河。
我们都知道,黄河的下游是一条悬河,河床比开封城的城墙都高。
汉代时,虽然大河没悬这么高,也是高过了人的头顶。
兖州地震,一旦河堤出了问题,大河决口,那不仅兖州受害,连冀州、青州都一起受害,而且要恢复起码要数十年时间。
相府在轻微晃动,整个京都都在轻微晃动。
京都的大街上,已经有人惊呼“地龙翻身”。
荀彧和阁老反应过来这是地龙翻身时,天文司的刘洪也气喘吁吁地跑来报信:
地动仪的东面与东南面的龙珠,都掉到了蛤蟆嘴中。京都的东面或东南面有地龙翻身。
怎么会是天文司来报?
名叫“天文司”,实则是天文、地理、气候……全管。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目前就摆放在天文署的地理司中。
地动仪一共八龙首,龙口中都含着一颗龙珠,分别对应着东南西北和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
如今东面和东南面的龙珠都掉了下来,说明地震发生在东面或东南面。
很快,惊醒过来的荀彧,瞬间下令,让自己的侍郎陈群,带上一队御林军,同时让工程署派出几个资深水工,马上出京都,沿大河两岸,一路查看河堤的情况。
同时通知工程署的工程队做好准备,随时前往抢救金堤——王景奉汉明帝之旨修建的,从荥阳到千乘海口这一段大河下游的大堤,被人们誉为“金堤”,也称为“王景堤”。
同时,内阁派出户部官吏前往敖仓,做好开仓赈灾的准备。
蔡成规定:农部负责种植,户部负责仓库,财部负责审核。
很快,陈群的消息传来,洛阳至荥阳河段,河堤有轻微裂隙,未发现有决堤的危险。
不过,按资深水工的说法,洛阳至荥阳的河堤都出现了轻微裂隙,再往下游,必然更加严重。
故而请工程队即刻启程,马上修缮河堤。
与此同时,京州刺史张昭张子布已经移驾荥阳,一边忙于救灾,一边组织大量人手上金堤,全力加固河堤。
张昭?他不是被任为扬州刺史吗?
内阁将司棣的函谷关以西划为雍州,导致司棣只剩下河内郡和河南尹两郡之地,于是将司棣改名为“京州”,并调张昭任京州刺史。
而陆康(陆逊的爷爷)接任扬州刺史。
当然,目前江东尚未收复,陆康也只能管辖九江、庐江两郡。
很快,兖州刺史华歆送急报入内阁:兖州发生地龙翻身,并波及到兖州济阴郡、任城国、东平国,以及徐州鲁国、豫州沛国、豫州梁国等至少七八郡之地。
目前华歆正组织救灾,同时责令济阴郡太守查看金堤,发现裂隙便即刻组织劳工修葺、加固。
目前因地龙翻身而导致的伤亡人数尚不确定。但以治所昌邑刺史府中伤亡的人数来看,此次地龙翻身伤亡绝对是个惨痛的数字。
同时华歆向朝廷求援,希望打开敖仓放粮,以赈兖州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