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的器械师,便是由原来的野战器械师和攻城器械师打散后,形成的两个全新的器械师。
两个器械师,都具备野战和攻城的能力。
同样,征南军团的弓弩军也是一分为二:一个弓弩师由武关道北上,划归西南军团;另一个弓弩师随席草攻打随县。
攻下随县后,杨乐的陆水军和征南军团,便可以两路入江夏,一举占领江夏全郡。
然后再由当阳县渡西渡汉水,从南北两个方向夺取襄阳,进而占据整个南郡,将战线推到大江边。
然而,本以为一击而下的随县,却出现了一点小麻烦。
霍峻一直在防备着护民军南下,派出的斥候,从整个襄随谷地,一直延伸到襄乡县。
护民军刚刚出动,斥候便已回报霍峻。
霍峻可不认为凭自己这三千人便能守住随县。
于是,霍峻派出快马向刘表求援。
在护民军抵达随县城下后的第二天,刘表派来的一万援军,也进入了随县城。
随县城上,打出了“黄”字旗。
现在,随县的守将变成了黄忠,霍峻为副将,摆出了一副死守的架式。
席草发现,随县起于山脚处,溠水自随县东城门前六十几丈的距离流过,相当于随县的护城河。
于是,之前的以指挥车封锁一段城头,然后再用绳钩攀城的战术不能用了。
不是还有器械师吗?架起霹雳车,砸上几天,不就行了?
还是不行。
随县建于溠水边的,只是瓮城。瓮城后面还有内城墙。
以霹雳车的射程,虽然正好够得到瓮城,可够不到内城墙。
要想够到内城墙,就得抢建浮桥,然后把霹雳车的零件和所用的投石,全都运过河去,然后再于河边组装霹雳车。
任谁都可以想到,哪怕是先把瓮城砸烂,再搭建好浮桥,在运送霹雳车时,城中守军也必然组盾阵,给护民军来个半渡而击。
可不是还有专门应对盾阵的地龙车吗?
要用地龙车,便只能摆设在溠水的东岸。
流经随县前的溠水,宽约二十五丈,过溠水后的护民军,起码还要有二十丈左右的防御厚度,加起来,恰好是地龙车射程的极限。
也就是说,如果城中守军以盾阵出击,地龙车只来得及发射一轮投石,两军便开始了面对面的厮杀。
席草回到大营后,马上召开军事会议。
这随县还真是不好攻。
不好攻也得攻,护民军出征以来,就没打过败仗。
他们可是青州子弟兵,而且日后,青州子弟兵会越来越少——因为当前已经在京州、冀州、豫州、雍州,都建立了训练营,至少十年内,都不会再从青州招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