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这个夜晚,郗归因为一场梦境,再次想起郗岑对北伐的坚定和执着,不由也升起了一些怨念——他为什么不可以缓一缓,为什么如此地不顾念亲人,非要走上这么一条不归路?
&esp;&esp;可她也知道,如果郗岑迟疑了,退缩了,放弃了,那他就不再是郗岑了。
&esp;&esp;他就是要绚烂地生,绚烂地死,夸父逐日般地,追向他的太阳。
&esp;&esp;如果不能实现理想,那就燃烧自己,死在追逐的路上。
&esp;&esp;“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esp;&esp;他做到了。
&esp;&esp;郗岑病逝后,即便朝野上下都将他视为逆臣,即便连他的堂弟都不理解他,即便琅琊王氏是那么快地要和他撇清关系,可是却有那么多的茂才秀士自发悼念他,世家与寒门之中,有四十余人争相为他撰写诔文。
&esp;&esp;他是如此地被人推重,可是,他死了啊!
&esp;&esp;他曾对郗归说过,如果能像霍去病那样封狼居胥,他宁愿早死。
&esp;&esp;可是,他还来不及实现夙愿,就郁郁而终,死在了江左。
&esp;&esp;终此一生,郗岑都没有踏进他心心念念的长安和洛阳一步,更不必说封狼居胥。
&esp;&esp;他像霍去病一样践行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信条,像霍去病一样英年早逝,甚至没有留下一儿半女,可是,他却没有霍去病那样燕支落汉的功绩。
&esp;&esp;当年霍去病率万骑出陇西,越焉支山千余里,大败匈奴。
&esp;&esp;匈奴失祁连、焉支二山,大伤元气,歌云:“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1
&esp;&esp;那是大汉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后来的诗人,毫不吝啬地赞美这个少年将军的胜利——
&esp;&esp;“命将征西极,横行阴山侧。燕支落汉家,妇女无华色。转战渡黄河,休兵乐事多。萧条清万里,瀚海寂无波。”2
&esp;&esp;“候骑出纷纷,元戎霍冠军。汉鞞秋聒地,羌火昼烧云。万里戈城合,三边羽檄分。乌孙驱未尽,肯顾辽阳勋。”3
&esp;&esp;然而,这不是属于郗岑的故事,他不是将军,是个“逆臣”。
&esp;&esp;这个“逆臣”,终此一生,都没有等到尽驱胡虏的一天。
&esp;&esp;想到这里,郗归握紧了拳头。
&esp;&esp;她纵使埋怨郗岑的无情,却更恨那些阻拦他的人。
&esp;&esp;她平等地恨着建康内外,郗岑的每一个敌人,包括王平之,也包括谢瑾。
&esp;&esp;徐州
&esp;&esp;第二天,郗归红肿着一双眼睛,打开江左的舆图,找到了徐州的位置。
&esp;&esp;中朝所设的徐州,治所在淮北彭城。
&esp;&esp;永嘉乱后,淮北失陷,晋室南迁,自然也就失去了从前的徐州。
&esp;&esp;元帝即位后,在江左侨置了不少北方州郡,徐州的位置在大江以北、淮水之南。其治所,便是郗照后来费尽半生心力营建的京口,也就是北府。
&esp;&esp;因为地处淮南的缘故,江左侨置的徐州也被称作南徐。有时候,人们也会用南徐来指称它的治所京口。
&esp;&esp;“忆昔扁舟醉石头,别来几梦南徐客。”
&esp;&esp;昔年郗照营建京口,披荆斩棘,驱虎逐豹,可谓是历尽了千辛万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