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贵妃想起郭太妃临走时的那一眼,决定少沾一条人命,于是将此事揭过,再不提及。
没想到多年以后,范平竟然会将珠钗的图样画下,送到她手里。
看着那张图和下面的日期,明贵妃讽刺地笑了。
这是威胁,也是试探。
大皇子凤元和生于景德三十年五月,算起来,他母亲怀他的时候恰是在景德二十九年的八月。
范平想以此试探,凤元和是否是他的血脉。
自然不是。
因为凤元和根本不是明贵妃所生,他的生母是明贵妃宫中的侍女,被凤珣酒后宠幸,有了身孕。
明贵妃深知瑜贵妃的手段,一个小小的侍女,恐怕等不到孩子生下来就会一尸两命。
由于凤珣后宅一直没有子嗣,明贵妃便对外声称是自己怀了孩子,想要保住这对母子。
明贵妃所为并未瞒着凤珣,凤珣竟也破天荒地允了。
对于当时的他而言,他需要尽快有个孩子,特别是赶在他的兄长之前,生出皇家第一个孙子。
可惜侍女福薄,生子时难产,大出血而亡。
凤珣便顺水推舟,将这个孩子记在明贵妃名下,侍女的孩子与皇子侧妃的孩子,身份自然天差地别。
此事只有极少数人知晓,而明贵妃并没有让这个孩子当皇帝的打算,更不想平白受人要挟,因此当她接到范平的密信时,很快就将消息透给了凤泽。
凤泽没有辜负她的期待,他命人将她秘密接出宫,面对面与她来了一次长谈。
这个孩子与他的母亲不大一样,他的心更冷,手段也更狠。
明贵妃从他身上几乎找不出当年那个排队买糕点的小男孩的影子。
可这也是理所当然的。
连她都不再是当年的她,又如何要求别人能够始终如一?
直到凤泽送她离开的时候,她看到他的王妃提着宵夜过来。
凤泽自然而然地接过顾青手中的食盒,微微皱眉,“怎么还没睡?”
这话听着像是埋怨,口气中却有着显而易见的疼宠。
明贵妃一下子就在心里笑了。
若让别人听见这话,就该知道,杀伐果断的雍王已经有了软肋。
她本该为此感到担心,却又情不自禁地庆幸。
如果郭太妃在天有灵,一定会很高兴她的儿子没有继承皇家人的凉薄。
至于这女子是否担得起他的喜欢,明贵妃心想,她会替郭太妃好好盯着,但她也相信,郭太妃的儿子不会看错人。
而后来的事实证明,凤泽果然没有看错,反倒是她看轻了他们。
顾青也许是凤泽的软肋,但她同时也是他的盔甲,他的刀鞘,他的至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