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着栗姬笑笑,刘荣说:“多谢母妃关心,儿臣好多了,现在已经没事了。”
咬着朱唇,栗姬冷哼一声。
“荣儿册封当天就被灌的大醉而归,也没人劝劝。”
知道栗姬心疼自己,可这么多人在这,万一传到老太太那,就不好了。毕竟始作俑者,就是太后。
刘荣故作轻松宽她的心:“还不是大家昨天高兴,所以儿臣也跟着多饮了几觞,没事的母妃。”
见栗姬皱着眉就要开口,刘荣赶紧转移话题。
“不瞒母妃,昨天儿臣可是得了两样宝贝呢。”
刘荣的话,不但栗姬不再接着抱怨,众位嫔妃也来了兴趣,纷纷让刘荣说说。
刘荣见引来了栗姬的好奇心,开口说:“您知道,淮南王叔是个大才,学问渊博。”
“所做淮南子一书,儿臣早就仰慕已久。昨日就在册封大典时,淮南王叔亲口答应,要把书给儿臣呢。”
书籍,是很多读书人毕其一生都要收集的东西。学问越是渊博的人,藏书也就越多。
所以,很多人视作性命般重要。
淮南王能把一部煌煌著作给刘荣,可以说作为贺礼,那是相当重了。刘荣说是得了宝贝,毫不为过。
“淮南王母妃倒是知道,在你们刘家诸侯王里,算是个有学问的。这礼物,确实是个宝贝。”
接着,众妃就读书展开了谈论。
后宫嫔妃,多多少少都读过一些书,并非对于文章一无所知。
说了会话,刘荣告罪一声,离榻往站在一旁的刘德和刘阏于那里。
“臣弟拜见太子。”
“臣弟拜见太子。”
见刘荣过来,兄弟两人连忙行礼。
摆摆手,示意他们起来。
“咱们是亲兄弟,没这么多规矩。二弟,最近在看什么书呢?”
知道刘德喜好读书,刘荣问道。
“臣弟最近在读夫子的《礼记》。”
诗经、书经、礼记、易经、乐经、春秋,是孔夫子所做,称为六经。
现在刘德,主学的就是这六册书卷。
刘德不仅喜欢读书,还喜欢藏书。虽然年龄不大,藏书不少。刚才听到刘荣说起淮南子,早就心痒难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