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他”这样一身基础元力、频率却诡异地稳定在1赫兹的存在叫做“怪胎”!是现有魔造之学都不知能否囊括的“异物”!
……然而换个角度想想……既然连初级职业者们都有“元力属性”这样东西……那么“固有频率”的存在应该便是一切修者体内的固有特征!
……代表着体内元力、能量核心甚至修者本体的某种“振荡”特性!
……或许这种“固有频率”同样隐藏在那张凌乱而又宽泛的频谱里!
……区别或许仅仅只有输出强度!
……这是“充分不必要条件”!
……如果……不再使用这种“设计思路”呢……
……如果能够找到某种方法……使得修者体内的元力在其“固有频率”上面“自持振荡”的话……
……或许一切都将大有不同……
……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那点笔尖大小的流元视野便被悄然移动到视界中心……
潮水一般奔流而下的数据却似随着“他”的思索节奏急停乍现!极骤之时,变幻速率堪比阵法模板里“毫秒”甚至“微秒”级的“微动开关”!
却是分列两旁,纷纷让出这点笔尖视界,尽管这里早已没有目光投射……
当“他”结束思考,终于“醒转”之时,那些原本只有“出离”能够掌控的海量数据竟霎时间映入“他”的心中,一条条运算程式背后无比庞大的计算结果“他”竟能看得一清二楚!在这片“数字国度”里,“他”简直就像全知全能掌控一切的神袛一般!
然而这份前所未有的感觉很快便消退了,因为“出离”瞬间停止了一切计算,这片“数字国度”彷佛光明塔顶定期维护的魔网阵列,经历了一次短暂而又全面的“重启”……
不过“他”的视野依然还在流元视界的最中央!
而在“身边”貌似平静的数据流泻背后,“他”却隐隐察觉出一丝有些奇异的波动,似乎要比因为那块石头累倒之前,“他”的奇怪“预感”终于落定之际还要明显数分……
如果“他”的感觉没有出错的话,那似乎便是“认可”……
“他”隐隐觉得,在“他”陷入深思的这十数分钟里,“出离”与“他”之间似乎同样发生了某种思维层面上的“共振”!
虽还分着彼此,却又思感同频!
而在笔尖视界近处,在那毫无数据纷扰却又不属于“他”的区域之中,有道数论公式湛然出现,似乎固化在了那里!
——某个变量二阶导数的正加权……减去1减变量平方与变量一阶导数乘积的正加权……再减去变量本身的正加权……在某种极限状态下恒等于零!
这道公式曾经出现在无数次毁灭复又重生的梦中,是“他”无由而生的假想之一!
但奔涌而过的海量数据此时全部都在由这道公式生发!整座“数字国度”都在围绕着这道公式运转!
它原本是道只在《经典符文数论》中存在的纯数论公式!
和那些古老同类们一样,只要它有解值,便在数论上能够成立,便只需进行简单的“移项”,就能阐述一种拥有“输入”与“输出”的假想“系统”!
并且由于变量一阶导数与二阶导数的存在,它阐述的正是“非线性系统”!
它的名字,叫做“范德博尔”!
许多年前,那位范德博尔魔造宗师与许多人一样沉迷数论计算,便在这道公式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不知多少位后来之人见过它,研究过它,计算过它,但却没有发现这道公式的实际用处……
因为“范德博尔方程”所构建的“系统”是一个拥有“正反馈”的闭环回路!
在《经典符文控制论》里,若要在“输入”不定之时维持“输出”稳定,那么闭环回路上必然需要引入一个“负反馈”,“输入”的变化会相应引起“负反馈”的变化,二者相减继续循环,则“输出”才会快速趋于稳定状态!
可若引入“正反馈”,“输入”的变化将被加剧,很快便会超出回路本身的承受上限,整个闭环很快就会崩塌!
这与《经典符文控制论》里的知识大相径庭!
但是现在,“他”与“出离”都很确定——
只要闭环回路本身能够承受,那么这个“非线性系统”将会在“正反馈”的作用下起伏跳跃,最后将在某个频率上面稳定“振荡”!
那个频率自然就是“范德博尔方程”的解!
理论上说,只需调整那些加权系数,这个解就能得到许多数值!
而在其中必然会有一个数值,能够无限逼近输入元力的“固有频率”,得以成功“振荡”在由“范德博尔方程”而来的附魔阵法内部!
这道附魔阵法却已无需“输出”任何形式的“元力构物”!基于“固有频率”的“振荡”只需重新输入修者身体,最好是能精准送入修者体内的元力脉络之中,构筑出由附魔阵法、元力脉络、以及能量核心组成的,更大的一道“正反馈”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