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黯现在只想知道,这么好的纸,什么时候能用上。
直到现在,大汉很多地方运送官吏考核数据依旧在使用竹简。
纸张的需求量太大,少府的产能跟不上。
一旦两文钱一张的纸供应上,这部分开销立即就能缩减成原来的数十分之一。
五十万的开销,一下子变为一两万,想想就很令人激动。
这才是真正的为朝廷减少开支,为百姓减轻负担。
“新的工艺已经成熟,水利设备的制造也并不复杂。
只需要造纸坊的匠人们熟悉之后立即就能生产。
想要大规模量产的话,自然需要陛下的统筹安排。”
如此大事,没刘彻的支持怎么能行?
要是没刘彻的支持,纸张说不定会被少数世家大族垄断起来。
成本能降到两文钱一张,他们也会继续卖十文钱。
“陛下,越早量产,越能节省下来大量的竹简钱,还请陛下早做安排。”
两文钱一张的纸,汲黯想早日看到这样的纸张遍及天下。
“少府令,朕命你大力开办造纸坊,培养造纸匠人。
除了长安之外,也要在其他郡县寻找适合地方开办造纸厂。
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向科学院咨询。”
少府不懂造纸的新技术,没关系,科学院懂,问他们就行。
刘彻不懂技术,但是他尊重技术,而且他已经充分体验过尊重技术的好处。
真香!
“臣奉诏。”
少府令赵盛,陆鸣的老朋友,双方早已合作过多次,轻车熟路。
“孔太常所说的纸张问题算是解决了吧?”
刘彻看向大殿上的满朝大臣。
纸张的理由用过了,还能找出什么理由?
非要找一些太过勉强的理由,可就不礼貌了。
你们要是不礼貌,那就别怪朕不客气了。
不过科举制和吏部损害了太多人的利益,一下子把这么多人推到对立面,刘彻也会很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