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是这么回事,打鱼不打窝,鱼获不会多,刚才孟大哥你打的鱼窝就很好。”杨为民适当的夸了孟海洋。
这是在为欲抑先扬做准备。
杨为民还真的是有两下子的,跟孟海洋他们说起来打窝的办法有手抛,竿抛,饵抛等办法,还有可以带工具打窝。
这窝怎么打都是有办法,太少了没有鱼过来,多了,就会让鱼吃太饱,所以要适量。
在钓鱼的时候还要及时补窝。
每种鱼喜欢的鱼饵口味也都是不一样的,比如说这什刹海里面都是鲢鱼,鳜鱼,草鱼都是有的,鲢鱼喜欢咬馊酸的鱼饵,草鱼喜欢清香些的。
杨为民自己今天就是奔着草鱼来的,带的鱼饵都是清香味鱼饵,因为草鱼肉多刺少,吃起来好吃着。
还有要选择在合适的水流位置,水急水缓和水草是否丰富茂盛,对于鱼群的聚集都是会有影响,水流对于打窝和选鱼饵的情况也是有影响。
还有拉鱼竿上钩的时候,这都是有讲究的,大鱼不能够太用力猛拉,要小心翼翼,不然的话鱼太大会挣脱钓钩跑了也是有的。
杨为民说起这些的时候说的是津津有味。
孟海洋也很配合他,一副好学生的样子听着,于海棠和朱亮,罗浩,马勇他们几个却是很不屑。
明明来这里的都是图个乐,你要真想钓到鱼,那你就非得去郊外不可,那里肯定能上鱼。
“前几年,自然灾害的时候,太多人都来这里钓鱼,还直接下去捞,这的鱼少了很多,鱼都太精了,要不是郊外太远,我肯定去郊外。”杨为民叹气道。
“你要是去郊外钓鱼,自己去,可别缠着我,让我一起去。”于海棠当即就说道,她是个活泼跳脱的性格。
刚才杨为民一直在说些不停,说着的都是她不爱听,听不懂那些话,早就不耐烦了。
要是没有孟海洋在这的话,于海棠肯定是忍受不了杨为民跟她说这些。
本来钓鱼就图个乐,结果还成了上课。
孟海洋居然还真的按照杨为民说的这样来进行调整。
这让于海棠和其他人都很不理解。
指望来什刹海这里能钓上鱼,就跟天上掉馅饼都差不多了。
自然灾害三年,这里的鱼都被吃的差不多了,偶尔有,但是也不多。
“海洋,你的鱼竿动了。”于海棠看到孟海洋跟前的鱼竿动,激动道。
上钩了?
孟海洋心里很是高兴,提起鱼竿就看到是一条草鱼,三斤重。
草鱼被钓出水面后,在阳光下扭动着鱼尾巴,水花溅洒着。
这让旁边的人都看呆了。
草鱼肉多刺少,不管是怎么吃,都是个不错的选择,红烧或者是炖汤或者是清蒸。
孟海洋小心翼翼的把鱼给拉回到岸边这。
看到了这鱼真的上岸了,杨为民心里那个气,这傻鱼,怎么就上了孟海洋的鱼钩,怎么就不能咬自己的鱼钩。
明明这两个鱼钩都靠的这么近。
杨为民只能在心里安慰着自己,孟海洋都能钓上来这么大的鱼,旁边肯定是还有大鱼,等会儿钓上鱼的就会是他了。
他钓上来的鱼,肯定会比孟海洋钓上来的鱼更大。
杨为民从小跟着他老子出来钓鱼,没少见过自己家老子和别人家钓鱼,平常来说都是能有个一斤就不错了。
三斤重,孟海洋凭什么?
“孟大哥,你这语气你还真是不错。”杨为民笑道,只是这笑容里面有几分苦涩。
于海棠在心里算着,这鱼肉现在拿到市场每斤都是五毛钱,这一条三斤重的鱼肯定能卖一块五。
孟海洋可没打算卖,直接递给朱亮,“你去处理下,咱们就在这架个火堆烤着吃,去你家拿点调味料,你千万别舍不得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