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
尹烈却再度刷新了大秦通武侯的认知。
武成侯王翦闻言道:“秦烈说的还是有道理的,论及诸子百家,医家虽然地位特殊,且在江湖上颇受尊敬,却始终得不到太大的发展。细究内里原因……律法太过死板,框限过于严格,着实无可否认!”
王翦向来比较公道。
对于尹烈提出的医学高度是由累累白骨铸就而成……
王翦表示十分认同。
在战场上。
如果派出一批前锋诱饵进行诱敌,便能够获得战争的胜利。
王翦会毫不犹豫的选出一批精锐去送死。
因为打仗肯定要死人。
王翦唯一能做的便是……以最小的代价,拿下战争的胜利,进而保证大多数人都活下来,并且其中一部分人获得军功晋升。
如果把这个逻辑运用到医疗领域……
一名医者在研究新药的过程中,牺牲少部分的人,却最终得以切实的推动医学发展,荫及了后世更多的人!
那么这批买卖就是值得的。
但……
和平治世期间,终究与战争时期是不同的。
医学研究中的人体实验如果被提倡,亦或者不加以限制!
后果也确实会非常严重!
可若是限制的太狠的话。
就会造成医学研究的停滞……
因为再天赋异禀的医者,在医学研究的前期,都是必定会犯错的。
一旦犯错就要被腰斩极刑!
总之就是两难……
律法对医疗发展框限太紧,就会造成医学研究的停滞。
当医学不再进步,未来因为疾病死去的人就永远会占比较大的份额。
相反。
律法对医疗发展框限较松,医学研究确实会进步,但进步的代价就是当代会牺牲许多人!
用累累白骨,去奠基医学前路。
究竟该怎么选。
九卿廷尉隗状不敢拿主意。
最终还是得始皇嬴政亲自一锤定音!
“医学进步,律法限制的分寸,还有民意的反应……”
武成侯王翦略显无奈的道:“这种事情单是想想就复杂的不得了,陛下估计还是会让李斯和王绾去慢慢头疼……”
王贲:“……”
“不对。”
王翦想了想,道:“现在最头疼的应该是秦烈,尽管他极其擅长公议辩论,但眼下的局势依旧未曾倾向于他。”
王翦对于民意二字,向来敬而远之。
因为【民意】这东西就跟【仁义】二字没区别,都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代表着绝对的政治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