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在私人场合溜须拍马屁。
可是跟公共场合溜须拍马屁。
效果和意义截然不同!
这变向的说明……
客人把你全聚楼的掌柜,算是当做了朋友,而非外人!
能跟三皇子殿下做朋友……
能跟当朝二品大员做朋友……
掌柜顿时感到自己走路生风,姿势都不一样了阿!
全聚楼的这位掌柜不敢有丝毫地怠慢,跟着众人走进了雅间之中,表现得更为谦卑。
“根据那些去到安南州的脚夫述说。”
“安南州在深山老林中,沿着河流建立起了非常多的工坊。”
“不过当地人和工坊的工匠,把工坊叫做工厂。”
“一排排数十座几十丈(20米)的工厂排成连成一块,形成了一片工业区。”
“至于什么叫“工业”,何为‘工业区’……”
掌柜苦笑道:“这便是贤王殿下的智慧,小人就不得而知了。”
那话的意思就很明白了……
贤王殿下,小人只能把逼装到这……
剩下的就只能靠殿下自己发挥、把握了!
果然。
李恪心领神会,坐到主位上后,无缝衔接地接过了掌柜的话,“工业区,算是一种社会生产的变革存在形式。”
李恪其实也没有想把事情解释得太过于复杂。
只是根据这个时代人的知识范围和理解范畴,李恪还真的很难把工业发展体系架空。
单独谈及工业区域化的发展。
“做个比喻吧。”
李恪想到了从地理区域的用途角度,进解析:“农夫们长年累月用来耕作的土地。”
“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之后,便可以叫做农业区。”
“那么,工匠们长年累月在某个形成规模的区域劳作,就可以叫做工业区。”
“喔……”众人闻言,纷纷点头。
“殿下圣明。”
全聚楼的掌柜继续将“捧哏”的职责,进行到底。
“安南州正是有了工业区的存在,那里的商贸、治安和城市建设的发展,才会像雷鸣闪电般,变化莫测!”
全聚楼的掌柜看了眼贤王李恪,确定自己的话没有让殿下感到反感,才敢继续说。
“据说,安南州的琉璃出产量,每个月几乎有十石!”
十石,也就是一千斤,一吨的重量!
“这可是超过了大唐全国五年出产量的总和!”
掌柜毫不夸张地说:“若是按这产量下去,恐怕在不久的将来。”
“琉璃也能像木浆纸,还有食盐和岭南道的粮食那般,流入寻常百姓家。”
“而不再是贵族们才买得起的奢侈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