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天。。。
之前跟贤王殿下约定好的。。。
三十六天就有庭州城池的情报送到长安、宣政殿当中的啊。。。
距离约定好的时间,此时此刻。。。
应该是已经到了的。
整个大唐朝堂上的文武百官都只是看得到贤王李恪已经从长安离去,跟前突厥将领纱达曼进入西突厥,预谋大业。
但是。。。
这些文武百官当中。
只有极少数人是知道李恪在临走之前。
其实早就预料到了薛万彻、程咬金、秦琼以及李绩、李靖等实力较为强大、势力较为雄厚的大军阀当中。。。
至少会有一个到两个人,八成借着贤王李恪离开的时刻。
即将会以百姓苍生。
以大唐军队的近况为理由。
乘机向皇帝李世民发难。
想要兵马、想要权利。
能够想得到这一点,倒是一点不困难。
贤王李恪自从来到了这个世界过后。
无论是在岭南,还是在长安。
无论是在庭州的战场。
还是在大明宫的朝堂之上。
都会将自己定义成为一个“棋手”。
而精明的“棋手”必然是要学会“走一步、看三步”。
李恪既然敢在庭州战事开始的时候,毅然决然地跟着突厥前将军纱达曼前往草原、进入西突厥阿史那部落。
那么。
李恪必然会对民心、民望,以及朝堂上的动态有所把控,也必然会想得出相对应的办法去应对、解决。
对付武将想要夺权。
太复杂、太繁琐的办法和做法不是没有。
以李恪超越千年的眼界和知识储备。
只要愿意,甚至只是一句话的事情,无论是谁,胆敢站出来的武将都要身败名裂。
但是,贤王李恪倒也不愿意在庭州城池大战开启的关键时刻,对自己人下手。
而且想要一个人身败名裂不要太容易。
但是想要一个能征善战,能够驻守边疆、保家卫国的将领却是非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