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相皱起眉头,说道:&ldo;晃之这话是什么意思啊?咱家可并太明白!&rdo;
&ldo;那公公知道海贸之利润吗?&rdo;唐继光问道。
潘相想了片刻,说道:&ldo;知道一些!不过都是前任高公公的手下人告知咱家的,并不太清楚!据说利润颇为丰厚,不过这一块是福建大族的禁脔!高公公也因为这个原因而……&rdo;
潘相的话虽然没有说明,但也听得出,他对于海商这一块非常顾忌,所以不想沾染。
&ldo;那公公可知道一大海商,一年从日本贸易,可得多少利吗?&rdo;唐继光再次问道。
潘相想了半响,伸出白嫩嫩的手指,迟疑道:&ldo;可是十万两?&rdo;
&ldo;五十万两以上!此乃纯利!&rdo;唐继光说出一个让潘相咂舌的数字。五十万两?潘相他在江西的时候,一年也就给万历搜刮三十万两左右。自己另外所得也就十二三万两而已,而且还得打点宫中太监,一年也就剩下四五万两而已。
&ldo;这仅仅是一支大海商!而福建就这样的大海商少说五户,还有其他的。据我估计,福建从日本贸易,每年获利五百万两左右!这还是不完全的估计。公公对此可有心插足?&rdo;唐继光充满诱惑的说道。
潘相虽然闻言,两眼放光,但他到底还没有完全失去理智。苦笑道:&ldo;晃之这话真是诱人,只是晃之有没有想过,如此巨大的利润。那些文官恐怕多有插足,如何面对他们的反扑啊?&rdo;
&ldo;所以就要勘合贸易!&rdo;唐继光说道:&ldo;公公可想过,进贡这事情上,难道内阁也可以理得了吗?这可是进贡给圣上的!如此一来内阁就没有多大插手的权力了!&rdo;
&ldo;只是这是进贡吗?&rdo;潘相苦笑道。
&ldo;当然可以了!只要给那些大船主挂上一个名头不就可以了吗?谁会在意这个的?&rdo;唐继光满不在乎的说道,挂羊头卖狗肉这事情,那个时代都有的,怕什么?
&ldo;只是这购买海船和货物的费用……&rdo;潘相说到这里,两眼直勾勾的看着唐继光。自然不是喜欢上唐继光了,而是想让唐继光掏钱。
唐继光心中暗暗骂了一句,不过幸亏他也不是想让这些宦官插足期间。唐继光喝了一口清茶,这才接着说道:&ldo;公公这个容易了!我们并非是插足其中,而是颁发勘合贸易的文书!好比一共就颁发二十份。每份文书就带兵着一艘可以到日本贸易的海船,这些文书自然不是无偿颁发的,而是拍卖!&rdo;
&ldo;拍卖?&rdo;潘相第一次听到如此新鲜的名词。
&ldo;相当于叫价!不过在下喜欢叫拍卖。召集那些富得流油的海商来,让他们叫价,价高者得!每份允许勘合贸易的文书对此定期限!每份文书有效期为一年!或者两年!过了有效期就重新拍卖!我们也可以细水长流!&rdo;唐继光出谋献策道。
&ldo;不错!不错!只是如果不能够禁止走私,这些恐怕无用!&rdo;潘相也不是废物,知道其中的关键。现在走私成风,禁止不了走私,这官方的贸易,可没有什么人会去撇一眼。
唐继光知道到了自己提条件的时候了。&ldo;公公其实这并不算什么事情!这从福建、浙江到日本,不外乎两条航道。第一条是经琉球,第二条就是横跨东海,抵达日本的九州。现在琉球那里有在下的士兵在。第二条就有些麻烦,比较日本非常大。&rdo;
&ldo;这就成了难题了!如何解决好呢?&rdo;潘相两道黑眉都快扭成一团了。
&ldo;其实也并非没有问题的!&rdo;唐继光知道自己的时机来了。
&ldo;哦?晃之对此有什么好的办法啊?&rdo;潘相闻言登时大喜。
&ldo;就在用战舰巡逻!福建到日本的港口不外乎福州、泉州、漳州三地罢了!其他地方就算走私,也不过是小头,占不了多少便宜。只要有一支强大的水师,走私商船不过尔尔!&rdo;唐继光自信道。
&ldo;军舰在下有一部分,只是需要朝廷给在下一个名分!要不然就不好办!&rdo;唐继光说道。
&ldo;这……这恐怕不好吧?&rdo;潘相也不是傻瓜,知道将海防交代唐继光手中,恐怕有不少后患。
唐继光那里不知道潘相的顾虑呢?不过他并没有和潘相说什么道理,他知道对付这些太监的最有效办法是什么。
&ldo;公公,这里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rdo;唐继光从怀中抽出一张礼单,递给潘相!
礼单上只写着几个大字,一万两黄金!潘相有些不敢置信的揉了揉眼睛,是黄金!不是白银!
&ldo;明天在下的船就会进入福州,礼单上的礼物,明天就可以送到公公这里!如果公公喜欢早一点!这个也不是问题!在下可以让手下人,用小船将礼物运送到海边的闽安镇。只是需要公公在那里有产业存储!&rdo;唐继光笑眯眯的拿起茶杯,从容道。
潘相只是直勾勾的看着唐继光,声音也有些变了。&ldo;当真!&rdo;
&ldo;当真!另外勘合贸易开启后,少说可以带来二十万两收益!这仅仅是初期!而卖出文书的钱,在下只要四,余下的都是公公的!公公想想,多了这十数万两银,圣上那里对公公的恩宠,恐怕也增加不少啊!&rdo;唐继光的话,如同在潘相心中的天平上,加上了一枚沉重的砝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