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唐继光离开皇宫的时候天sè已经黑了。
第二天唐继光去拜见叶向高,虽然不想见面,但为了用海盐买马的事情,唐继光还是不得不见叶向高。叶向高刚刚开始还不怎么愿意,但在唐继光剥开其中利弊后,叶向高也暂时放下党争之见,同意了唐继光这事情。
不过只是暗中同意,一来是为了防止建奴知道了后,对此有所防备,不愿意换马。二来是叶向高也害怕东林党内其他人,因为唐继光的缘故,而反对这事情。
不过这样一来,一旦rì后有人揭发这事情,就可以给唐继光安上一个私通建奴的罪名。到时候天启帝和叶向高如果不保唐继光,唐继光十之是得再次革职的了。唐继光有点像卧底的xìng质,出了事情自己背,出了功劳领导的。
唐继光也不在乎,现在唐继光的一切都是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到时候惹急了自己,直接带兵入京清君侧了,按上一百个罪名,唐继光也不在乎。
p
☆、第310章女将军秦良玉
不过到了府邸中,唐继光却猛然记起,自己好像忘记了调毛文龙等人到自己麾下?
毛文龙的能力就不用说了,毛文龙麾下的好几个人,唐继光都感觉他们不错。尚学礼、毛承禄等人都可堪一用。王辅更是罕见的猛将,冲锋陷阵鼓舞士气最适合。还有一个叫孔孟才的,名字虽然文绉绉的,让人一听就往书生那方面想去。但此人严格的算起来,却是游击队的队长。铁岭失陷后,带着附近的百姓举起反金。
苦苦支持大半年后,因为得不到支援,最后不得不带兵到广宁投靠王化贞。被王化贞划入毛文龙本部,担任游击将军。唐继光虽然只是见过他两次,但唐继光感觉孔孟才此人非常有灵xìng,说白了就是狡诈,对于游击战也有自己的一套见解。
当然了,自然没有我党的精通了,但在这个还着点争夺一城一地,没有消灭对方有生力量的军事落后时代。孔孟才已经非常不错,只要稍加指导,就可以大用,不用唐继光辛辛苦苦找几十来培养,再从中挑选,花费大量的精力。
而孔孟才的重要xìng更不用说了!在现在这个阶段,正面和建奴开战,唐继光不用回去东江看现在东江的情况,也知道东江是没有什么可能胜利可能xìng的。
但不出兵攻打建奴,朝廷肯定有意见。退一步说,朝廷没有意见,自己眼睁睁的看着对方壮大。唐继光还有东江镇上下迟早憋出病来的。游击队的设立是必须的,打击别人,而尽量保存了自己的战斗力。
只是唐继光琢磨了半天,发现自己再去求天启帝可就不好了。因为攻打朝鲜的事情。天启帝已经在叶向高的劝说下有些后悔了,也多亏客氏多番为唐继光说话,再加上天启帝有些抹不开脸皮,这才不了了之。
要不然唐继光手中这张中旨早就回到天启帝手上,唐继光也只能够被人冠上一个&lso;偷鸡不成蚀把米&rso;的嘲笑了。
天启帝那里不行了,只剩下叶向高了。只是叶向高那里也不太好,两人关系本来就不好了。现在叶向高还发现唐继光在挑衅离间,对唐继光的感官可想而知了。也亏叶向高有些大局观,知道现在东江非唐继光不可。
要不然叶向高还真有能力把唐继光这个总兵官调到其他地方,好比广东、云南等地方。当初戚继光就是被调到广东的,可以看得出广东总兵官在明朝的地位了。相当于发配。
如果到云南更惨,瘴气多的不得了,少数民族更多如牛毛。顺理其中的关系,少说都要一年半载,偏偏对方自主权非常大。朝廷让他们出兵。总兵官得好言好语,用强的!万一闹出兵变,革职查办!所以啊!这个总兵官夹在中间,不是一般的难做。
现在唐继光可是肠子都有些悔青了。自己怎么没有把这事情放在心上啊?之前和天启帝说一说,现在就不用那么麻烦了。
连续三天。唐继光撧耳挠腮不得其计,当真是吃龙肉都不香。去叶向高那里。万一刺激了叶向高这老头子,说不得自己回不了东江镇,那可就是大问题了!
在自己活动下,再过几年后,回到东江镇,手下的人还听自己的都成问题?想当初袁世凯够厉害了吧?一九零八年被解除职务,一九一一年重新起用,中间不过三年。
只是到了这个时候,袁世凯对于手下人已经失去了控制,只是能够靠昔rì的威望和金银笼络。手下人听调不听宣,乃至于有rì后的军阀混战。
三年便如此了,唐继光可没有胆子和袁世凯比赛,看谁的手下人忠心一些。
就在这个时候,有家仆进来禀报,说外面有人求见。
唐继光登时有些奇怪了,这个时候会又谁来找自己呢?齐楚浙党的头头唐继光都拜见过了,至于下面的人一来不熟,二来现在东林党势大,自己也自顾不暇,怎么会去求见唐继光这个武官呢?今天算是第一次有人来拜见自己了。
不过这个时代有样东西叫名帖,唐继光也不需要问那家仆,只是让那家仆将名帖给他。
石砫宣抚使?不认识,掠过。
秦良玉?我擦!这不是巾帼英雄吗?她找上自己的?找自己又有什么事情呢?
但唐继光对于秦良玉还是颇为敬佩的,作为少数民族却对大明忠心耿耿不说,麾下士兵更是精锐,为大明南征北讨。琢磨了半响,想不透,但唐继光还是没有拒绝见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