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良策和宁完我二人是怕朝鲜政局再出动荡所以想用东江军之兵威帮李倧稳住局势。
唐继光也觉得有道理不过他给二人回信认为帮李倧完全稳住局势是不可取的要让朝鲜朝廷内陷入党争。如此一来李倧就分不出精力发展自然无从谈起卧薪尝胆了。甚至为了取得东江军的支持李倧对于东江军的要求还会有求必应。
至于这里面的度唐继光交给宁完我去掌握。毕竟唐继光远在铁山接到消息后都已经是数rì了。再想计策那个时候局势又不同了。
唐继光在东江镇优哉游哉的处理事情běi精城那里依旧是一片大乱熊延弼因为意气之争。并没有在广宁大战中出力战后还带兵撤退到山海关这使得自山海关外一带的辽西走廊失陷。明朝这个辽东经略使此时真的是名存实亡了。
好运的就是这些年来后金快速扩张使得后金虽然明知道有一块肥肉在边却因为肚子圆溜溜了吞不下去。使得后金只是占据了广宁、义州一带也就是辽西走廊北端而已!其他地方却没有因此得以幸存。你后金不要!自有人来要!
一直沦为配角的蒙古人出场了!
漠南蒙古的朵颜、哈刺慎、老拔都等十余部蒙古趁机夺取辽西走廊抢掠辽左难民财物掠人为奴。
朝廷捉了熊延弼和王化贞后一时之间。群龙无首。
朝廷经过商议任命蓟辽总督王象乾为辽东经略使王象乾大惊失sè!你妹的!现在辽东是什么情况啊?如果不是朝廷划了山海关到辽东那里现在那里还有什么辽东可言啊?俺不干了!
当然了不能够这么明白的说出来。王象乾装病!王象乾聪明啊!说自己眼睛看不到东西腰酸骨痛而王象乾现在已经七十七岁人了!他这话还真叫朝廷的人难以说他装。其实这也是明朝的无奈当初那些万历三大征的老将死的死。老的老。好比这王象乾他也算是一代名臣当初万历三大征之一的播州之役他也参加其中。
不过叶向高这些东林党人可不是傻瓜。他们也看得出王象乾的推搪之词了你这个老家伙!让你当蓟辽总督却一副&lso;廉颇虽老。尚能饭&rso;的样子现在见辽东溃烂立刻一副我很老的样子!好你既然老那就别当官了!
内阁经过会推乃让王象乾告老还乡。不过让谁来接手这个烫手山芋呢?
最后思来想去内阁让王在晋来担任。不知道内阁是不是很喜欢姓王的呢?挑选出来的两个人都姓王。
这王在晋乃是万历二十年的进士初授中书舍人后历官江西布政使、山东巡抚进督河道泰昌时迁兵部左侍郎。
唐继光实在不明白这朝廷选官用什么标准的?王在晋这家伙除了资历外一无是处。他是兵部左侍郎而已!可不是兵家大将啊!一天领兵的rì子都没有连山贼都没有剿灭过怎么打建奴啊?不明白归不明白但内阁的任命还是下来了。
实际王在晋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会被推举去当这个辽东经略使辽东经略使虽然是正一品但王在晋对此一点也感不到高兴。王在晋内心真实的想法也是想拒绝的!王在晋他也是有自知之明的自己没有什么能力在军事最多也就是纸谈兵一说!实际在八股、小说横行的明朝王在晋看过的兵书恐怕就是所谓的《三国演义》了!
不过王在晋不比王象乾王象乾都七十七了不当官就不当反正王象乾那年纪活一天算一天的。但王在晋才五十有六啊!放在民间也许是老人但放在官场绝对算得是年轻力壮的官员!须知明朝对于官员致仕的要求是七十岁!而且那些当高官的不犯错你想继续当还可以当到你死或者自己告老还乡的时候。而王在晋这个年龄理论还有二十四年才退休实际时间恐怕更加长现在需要的就是奋斗!
如果拒绝了内阁的任命看看王象乾就知道是什么后果了。王在晋能够怎么样?无奈捏鼻子认了。王在晋也不算傻知道自己有多少斤两第一件做的事情就是去找了王象乾。王象乾这老家伙虽然有些不顾国家大义、独善其身的味道在里面但他的能力毋庸置疑的。
王在晋却找王象乾便是教王象乾自己到了山海关后应该怎么做?
王象乾也算是够厚道虽然被内阁逼的告老还乡但还是把自己的想法说了给王在晋听。王象乾的想法很保守。他如此说道:&ldo;得广宁不能守也获罪滋大。不如重关设险卫山海以卫京师。&rdo;
大致意思就是说就算收复了广宁也不能够守得住到时候这个罪过就大了!不如防守山海关保住京师为妙。
王在晋也拿不定主意想了想又想到一个人了!这个人就是熊延弼他去问熊延弼这意见怎么样熊延弼意见不同王象乾他认为应该先守后攻。
王在晋便认为无论怎么样都得先守住再说!
而在这个时候也出了一个少年英杰此人便是鼎鼎大名的袁崇焕了。唐继光也是从朝廷送来的邸报中才知道。
袁崇焕是广东人万历四十七年科举考试中中三甲第四十名赐同进士出身。任命为邵武知县。在官场算是粉嫩的新人才刚刚当官三年而已!
刚刚好今年是三年限期过去遵照朝廷的规定袁崇焕要到běi精朝觐。接受朝廷的政绩考核。他到了běi精的时候正是是辽东刚刚失陷十多天京城内一片混乱考核自然是押后了。
袁崇焕也够大胆经常到山海关那里观看打听边事。也不怕建奴破关或者遇到逃兵打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