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杜兄,我一直好奇,您将来有何打算呢?是打算一直留在这乡下,当一个地方小官,庸庸碌碌度过此生;
还是想以大丈夫之姿,有所作为,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抱负?
您看如今这永泰朝,内忧外患,已然病入膏肓,千疮百孔,整个国家如同在狂风暴雨中飘摇的扁舟,随时都有覆灭之危。
在此危难之际,正是英雄豪杰挺身而出之时,何不顺势而为,扶危济困,拯救天下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实不相瞒,我一直相当看中杜兄的才华与能力,所以今日才冒昧相邀,想请杜兄随我一起出山,在这乱世之中闯出一片新天地,为百姓打造一个安稳祥和的乐土。”
清玄道人一番话说得慷慨激昂,情真意切,言语之中满是对杜尚清的期许与鼓动。
他时而目光坚定地凝视着杜尚清,时而挥舞手臂,仿佛已经看到了他们未来成功的景象。
杜尚清听着清玄道人的话,不禁目瞪口呆,一时之间竟不知所措。
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个看似年轻的道士,竟有着如此宏大的野心。
不过细细想来,倒也不奇怪,自古便有诸如五斗米道、太平教等,这些教派在历史上都曾掀起过不小的波澜。
只是他从未想过,眼前这个年纪轻轻的道士,竟然也想着拉拢自己,一同踏上这条充满未知与风险的道路。
杜尚清定了定神,心中虽对清玄道人的雄心壮志有所触动。
但自己可不是真正的古人,来自现代的自己,熟读历朝历代的历史,让他深知此事的艰难与复杂,绝非一腔热血便可为之。
他微微叹了口气,脸上露出几分无奈与诚恳,缓缓开口道:
“清玄道长,您的一番赤诚之心,杜某深感钦佩,您所描绘的愿景,亦是杜某梦寐以求的。
然而,此事并非想象中那般简单。我杜尚清虽有些许抱负,但一直谨守本分,深知自己能力有限。
且如今我身为朝廷命官,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凡事需按规矩行事。”
他望向远处,仿佛能看到涂山县城中百姓的生活,接着说道:
“我若贸然随您出山,不仅于朝廷而言是不忠之举,更恐会给百姓带来更大的混乱。
如今的永泰朝,虽已千疮百孔,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尚有一定根基。
若因我们一时冲动,引发更大的动荡,这后果绝非我等所能承受。”
清玄道人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失落,但仍不死心地劝说道:
“杜兄,时势造英雄,如今正是乱世,正是打破旧制,建立新秩序的好时机。
您又何必拘泥于朝廷的规矩,那些规矩在如今这混乱局势下,又有何用?”
杜尚清摆了摆手,神色坚决:“道长,规矩虽死,人却要坚守道义。
我若不顾道义,只为成就所谓的大业,又与那些妄图搅乱天下的人有何区别?
再者,我眼下的职责是将丧尸之事如实上报,协助朝廷查明真相,保护一方百姓。
这才是我当下能为百姓做的实实在在的事。”
清玄道人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思考杜尚清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