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鄂瑾宠溺的笑笑。
在如此温馨甜蜜的时刻,系统君突然发来提示。
【叮咚!】
【宿主在清朝还有一年半的时间,请注意加紧完成任务。】
董鄂瑾诧异:[我还有什么任务没完成吗?]
可系统已然下线,徒留一片黑影。
董鄂瑾皱眉。
她最近都不败家了。
因为董鄂玥身体孱弱,快死了,害原主的原主母王婉瑛也是……
纳兰揆方虽然现在生活的很好,可他也为自己曾伤害过原主付出了代价。
她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没完成的。
该不会是……要助九爷登基吧?
开什么玩笑!?
她帮着九爷抱了这么长时间的四爷大腿!
尤其——她家男人很不上进啊!!!
……
每逢“大阅”,钦天监先择吉期上奏皇帝,皇帝批准后,有关机构分头准备。
首先是由“武备院”在阅兵举行地搭建御用营帐,营帐后设圆幄,以备皇帝小憩及更换甲胄用。
阅兵的规模盛大,此次参加的共有两万人以上,所用器械旗纛、枪炮、金鼓、海螺等,数量极为可观。
礼乐高声奏响。
参加大阅的部队包括八旗部队、八旗满洲火器营、骁骑营、前锋营、护军营等,人数众多。在武场正中,离一面大旗,作为军表。八旗将士左右分开,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列左边,正黄、正红、镶红、镶蓝列右边,其他各部队依次排列。
皇帝前往阅兵营地,兵部恭请皇帝更衣,去礼服,换盔甲。
在内大臣、后扈大臣、总理演兵大臣、御前大臣、待卫、乾清门侍卫、满洲大学士、豹尾班侍卫、执纛仪卫、执盖仪卫导引下,自八旗左翼入,右翼出,再至中路,阅视一周,然后登上最高处的御用营帐,众大臣及侍卫在御帐周围环护。
皇上开始讲话。
康熙爷的声音中气十足,充满了鼓舞人心的力量。
“国之兴衰,兵之士气所彰显,大阅为慑敌之势,振民之盛,显军之强。”
康熙爷着重强调了大清国不仅要经常举行阅兵,更要格外注重武备,并重复提醒八旗训练的重要性。
“国家武备不可一日懈弛。旧例每岁必操练将士,习试火炮。兵部即传谕八旗都统等,预为整备,朕将亲阅焉。”
将士们一个个站得笔直,眼神愈加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