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最后所乘的大船叫做青雀舫,弘历为了保留对她的念想,下令将这艘船不许拆迁,直接送到京城。
这就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然,这阵子,皇上因对皇后娘娘大不敬,砍杀了不少人了。
没人敢说不能完成。
朝廷只得征发了几千民夫,几乎拆了京城城门,生拉硬拽,总算才把大船给弄进来。
百姓们目瞪口呆,却没人敢议论。
十几年前登基的温润如风的白脸儿皇帝,终于要变红脸了。
……
皇后的丧礼,弘历极端重视。
下令所有的官员,摘下冠上的红缨,到公家规定的灵堂,哭祭三日,百日内不准剃头,持服穿孝的二十七天内,不准嫁娶,不准听饮酒作乐。
一般老百姓,则摘冠缨七日,在此期间,也不准不嫁娶,不作乐。
这是清朝有史以来,对皇后最为隆重的丧礼。
可这些,并不足以安慰弘历空荡荡的心。
他只能让自己更加忙起来,才能弥补失去爱妻的痛。
在治丧期间,他事必躬亲,可心情还是非常糟糕,导致朝廷的管理愈加从宽到严。
然而,他的性格开始变得暴躁易怒。
最先遭殃的便是大皇子和三皇子。
这两位皇子非皇后所生,却受到皇后多年照料。然而,这两个不孝子却在皇后丧事期间,没有流露出一丝悲哀的神情。
弘历勃然大怒。
雷厉下令此二人断不可承续大统,并将皇子的师傅们也做罚俸处理。
……
这还算是念及父子之情,皇上对于其他人就没那么仁慈了。
这些日子,乾清宫都是阴冷沉寂的。
小太监们具都胆战心惊,生怕做了什么错事,惹得皇上不快,没了脑袋。
自打皇上接连斩杀了十多个办事出错的小太监后,李玉都不敢再放其他太监进来伺候了,除非那些老练稳重的,尤其是近身伺候,除了他自己,再不假借人手。
“皇上,翰林院所制的皇后册文到了。”
弘历冷沉的接过,专注的一条条检查,结果却发现满文译文中,将“皇妣”一词写成了“先太后”。
这本来是无心之失,训斥一顿改过就好。
然,沉浸在痛失所爱的悲戚中的皇帝,雷霆大怒。
当即便摔了折子,李玉刚上来的茶直接被他砸在地上!
“这帮狗官!对皇后之事竟如此马虎,丝毫不放在心上!!”
暴怒的厉吼声响彻乾清宫的大殿。
李玉惊惶的跪下。
随后,满朝文武就见识到了天子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