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时辰到,请第一场比试的学子入场。&rdo;在清平侯的示意下,随着一声锣响,燕安大比正是拉开帷幕。
只见身着各个学院不同颜色学服的学子缓步走进考场,在一群英姿勃发的少年中,三名姿态娴雅的少女身着月白色襦裙,上绣小巧而精致的兰花,衬得少女们亭亭玉立,绰约多姿。
&ldo;诸位相互见礼。&rdo;考官高声道。大燕凡是都讲究一个礼字,更何况这样的京中瞩目的大比试。
少年们看着对面的少女,少女们嫣然一笑,不知扰动了谁的心。
上首四个书院的山长,看着下方因看到博喻书院的女学子而移不开眼,甚至还有些呆呆愣愣的自家弟子,都生气弟子们不争气。随后又看向一旁端坐着的陆若华,暗恨其使用了美人计。
不过到底都是各个书院精挑细选出来的学子,也就是一时的失神,很快就缓了过来。
虽然参赛的学子都缓了过来,但是比赛场外,很多人却开始兴致勃勃地议论起来。
&ldo;博喻书院的姑娘的学服可真是好看。&rdo;这是一位因着家中不同意去考博喻书院的少女的感慨。
&ldo;可惜我当初没有考上,要不然,兴许我也能穿这衣服。&rdo;另一位少女羡慕道。那学服可真是好看,穿在那三个姑娘身上美丽耀眼极了。没看到旁边那些世家公子们都移不开眼吗?
&ldo;对了,阿盼,你是博喻书院的学生,你也有这学服吗?&rdo;又有一位少女看着旁边的兵部尚书嫡女华盼问道。
&ldo;这衣服是山长为了阿若她们燕安大比重新定制的,我是没有的。&rdo;华盼摇了摇头道:&ldo;我们平常的学服是□□相见的。&rdo;
说起来,燕安大比这样隆重的场合,其余书院的学子学服也都是重新定制的,为的就是不丢学院的脸。
&ldo;这套衣裙,用得料子可是贡缎,是皇后娘娘听说书院的学子要参加燕安大比特意赏下来的。&rdo;华盼羡慕道。
一旁那些没有上过博喻书院的姑娘听到这话,眼中的羡慕怎么都掩饰不了,她们要是出嫁前能得一件皇后娘娘赏下的布匹做得衣服,就是到婆家也是极有面子的事情。
当然比起这个,她们更羡慕的是自打博喻书院的三个姑娘进场后,旁边公子们的目光都集中在她们身上,再也移不开眼。她们敢肯定,今日过后,这三个姑娘就会成为京中公子们追捧的对象,甚至还能入了一些世家贵妇的眼,这日后的婚事估计是不用愁了。
被姑娘们羡慕的三位博喻书院女学子,此时却并不轻松。第一场是礼仪的比试,不止要回答卷子上对于礼的问题,还要向考官展示自己的礼仪修养,而这场比试选礼取的是五礼中的&ldo;吉礼&rdo;,即祭祀之礼。
吉礼是五礼之冠,主要分为三种,祀天神,祭地袛和祭人鬼,今日选取的是祭人鬼中的祭祀先祖。这个礼节在场的人都不陌生,但往往越熟悉的事情越不容易被人赞赏,想要做得既优美又庄重却是不容易。
世家子弟的礼仪比寒门子弟出众是公认的事情,所以四个书院和陆若华的博喻书院选取的学子基本上都是出自世家。
比起男子的严肃死板,场中三为少女的礼仪更为优美,但也不失庄重,再加上一身引人瞩目的服饰,立时成为场中最为亮丽的风景。
&ldo;县主的这三位学子倒是礼仪出众,颇有当年冯大家的风范。&rdo;清平侯点评道。冯大家是当年宫廷之礼的佼佼者,精通五礼和各种祭祀乐曲和舞曲,失传的八佾之舞就是由其和前朝的礼部共同复原的。而这位冯大家也是宫中的女官。
&ldo;书院有幸请到了李女官做夫子。&rdo;陆若华看众人不明白,又解释道:&ldo;李女官是冯大家亲女。&rdo;说起来,她能请到李女官,可是在皇后和太后那里磨了好长时间,不过看着面前三位仪态庄重优雅的少女,觉得当初的努力是值得的。
很快,第一场比试结束,结果也随之而出。
第110章燕安大比(二)
&ldo;第一场成绩出,前三甲,华丰书院卜昆,博喻书院邵柔,明德书院宁新立。&rdo;之后的名次便不再大声唱名,直接写在一张红纸上贴在场地的东边,供人查看。
当然,清平侯和各个书院的山长也都拿到了此次比试的名次。除却获得第二名的邵柔外,唐馨获得第四名,另外一位参赛的姑娘司梅也得到了第九名。华丰书院是第一名,第六名和第十二名,综合来看,博喻书院险胜华丰书院,得了头名。
&ldo;第一场比试,博喻书院胜出!&rdo;随着场中的高声宣布,不少人都傻了眼,他们从未想到这第一场礼试,居然让三个姑娘胜出了。要知道,对于博喻书院,并无人看好。甚至很多人认为,博喻书院能来参加燕安大比,不过是天正帝受不住太后和皇后的要求,才勉强答应的。
这个结果,狠狠地打了那些看不起博喻书院人一巴掌。
&ldo;真是恭喜县主了,贵院可真是卧虎藏龙。&rdo;本以为这次比试终于有人垫底的卢祭酒酸酸地道。还以为对方是个走后门的,却没有想到还是个高手。
&ldo;县主刚才可真是谦虚了。&rdo;这是谦逊过头了,让他们都小觑了对手,明德书院山长和京明书院的山长对视一眼,都从各自的眼中看到了苦笑。他们怎么都没有想到会被一个女子书院压在了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