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刀锋5s > 第12章(第1页)

第12章(第1页)

本要找王重荣算账的杨玄萛被这个山崩于前面不改色的牙将征服了。再一详问,得知此人还是名将之后,杨玄萛大喜,当即向河中府署推荐,把王重荣提拔为府署右署。

有了神策军头领的关照,加之自身的才干,王重荣从此平步青云,很快做到了河间节度使李都麾下的行军司马,执掌军马大事。

此时关中风云变幻,黄巢大军攻破长安,分兵攻取河中府。节度使李都是个无能之辈,面对如狼似虎的数十万农民大军,早已吓得魂飞魄散。

硬扛扛不下来,李都很自然想到了投降。这位大唐王朝的堂堂一方节度使没有丝毫犹豫,立即上表黄巢,表示愿意归顺。

李都做梦也没想到,投降竟然是他噩梦的开始。黄巢北伐以来,一路都是流动作战,根本没有稳固的后方基地。长安一带早已被战火烧成废墟,大军粮草难以为继,现在好不容易兵不血刃到手了一个河中府,当然要好好挤出油来。

黄巢的征调文书雪片一样向李都飞来,粮草、军饷、民工、兵器……所有能想到的东西都要求河中府马上交出来。以巡查为名跑到河中府来狐假虎威,混吃混喝的大小使者更是络绎不绝。偌大的河中府,上至官吏,下到普通百姓,被压榨得苦不堪言。

无计可施的李都只好找王重荣商量。

王重荣态度很坚决:&ldo;之前我没有阻止大人投降,是想以诈降拖延时间。现在叛军把我们河中当成了圈里的肥猪,索求一天比一天急迫,要不了多久我们就会被活活逼死。如今没有退路了,只有宣布效忠朝廷,拆断渭河上的渡桥,全力坚守,等待朝廷援兵!&rdo;

李都一看这情形,降也是死,战也是亡,进退两难,索性撂挑子不干了。

他哭丧着脸对王重荣说:&ldo;河中府兵少将寡,战火一开,前途难料。我是没有这个能力来跟黄巢撕破脸皮对着干的,不如你来当这个节度使吧!&rdo;

说完,李都把兵符塞到王重荣手里,裹着金银细软,带着老婆孩子落荒而逃。

兵权到手的王重荣说干就干。第一件事就是把黄巢派来的使者全部抓起来杀掉,同时把府库金银全部拿出来犒赏部下,宣布与黄巢作战。

黄巢此时刚刚夺下长安,正集中兵力会攻凤翔,暂时还顾及不到后院的王重荣。王重荣看准机会,响应唐僖宗诏书,宣布举兵勤王。

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十二月,王重荣集结河中一带数万唐军向长安进攻,打响了唐王朝反攻长安的第一枪。

黄巢立即让自己弟弟黄邺领兵出华州(今陕西华县),调朱温率兵出同州,两路反击王重荣。双方在渭水附近狭路相逢,展开激战。

王重荣精通兵法,用兵奇诡,朱温等人打仗都是野路子,凭的是一股子蛮力。在用兵得法,训练有素的正规军面前,黄邺、朱温被打得大败,不但损兵折将,连运输粮食、军械四十多艘大船也悉数被唐军缴获。

这是朱温第一次与王重荣交手。这位名将之后在战场上干脆利落地给朱温上了一课,让他知道了什么叫技术流,什么叫学院派。

王重荣一战成名,欣喜若狂的唐禧宗亲下诏书,升任其为工部尚书、河中节度使。

王重荣打仗有一手,在政治上也不是傻子。一击得手之后,他却并不急于光复京都,而是拥兵于渭水北岸,驻扎在武功一带等待机会。他要保存自己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这点家底,隔岸观火,静待郑畋与黄巢在长安二虎相争。

很快,郑畋与黄巢的决斗分出了高下。有朱温相助的黄巢纵横关中,郑畋完败。王重荣则不慌不忙地继续拉拢附近藩镇的唐军,把陈、蔡二州的兵马万人也招到自己麾下。王重荣很清楚,河中地处关中腹地,早晚是要跟农民军决战的。

这一天很快来了。朱温出兵同州,把刀直接驾到了王重荣的脖子上。两个重量级拳手站到了擂台的两端,一场恶战已不可避免。

第二章 赌局

朱温和王重荣。没有人会想到,这两个当时不过是历史舞台上的小人物在沙场上的相逢相识,竟然会让中国历史产生了如此重大的转折。朱温毫不犹豫地把自己放进了一个巨大的赌局。而他的筹码,或许根本没有,或许是一切。

1.名将的对决

是年三月,王重荣面对气势汹汹的朱温,决定主动出击。他亲率三万人发动进攻,攻下了华州。

华州可不是普通地方。这里前据华山,后临泾渭,左控潼关,右阻蓝田关,是关中军事要地,更是同州侧翼的重要屏障。失去了华州,朱温在关中一支孤军便难以立足。

眼看自己的肩膀被王重荣一刀砍断,朱温勃然大怒,他抛下新婚爱妻,率军气势汹汹反攻。两位当世名将在华州城外狭路相逢。

对威风八面人见人怕的朱温,王重荣却有自己的判断。

此时的黄巢虽然不断在长安附近取得一个个小胜,却依然不可避免地陷入各路唐军的战略围困当中。黄巢的数十万大军拥挤在长安这座孤城,粮食供应和兵员补充都极其困难,甚至出现了&ldo;一斗黄金一斗粟&rdo;的困难局面。曾经率数十万之众横扫大江南北,威震天下的冲天大将军,一旦失去了作战的流动性,便陷入难以收拾的困境中。而失去黄巢支持的朱温孤军出同州,缺乏可靠的后方支援,就算他有翻天覆地之能,失败也只是时间问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