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叔琮的这一招妙手成功为他争取到了最需要的时间。不久,邻近各州的友军纷纷汇集而来,朱友宁的援军也如期到达。转眼之间,氏叔琮麾下已经聚集了整整十万大军。
他终于可以与曾经击败过他的仇人决一死战。
晋州西北的蒲县,这个小小的县城,从来就没有聚集过这么多人马。老百姓们早已闻风而逃,只剩下一座空城。这个坐落在黄土高原沟壑之上,吕梁山脉群山之间的小城,将见证一场罕见的杀戮。
梁、晋两军分别在蒲县南北扎营。密密麻麻的军阵布满了整个山坳,如林般伫立的刀枪闪耀出的寒光,甚至让春日也为之失色。河东与汴梁,这两个前世注定的死敌,将在这里迎来他们交手至今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
带着春寒的西风从高原上呼啸而过,扬起漫天的黄沙,淹没了密集的军阵。士兵们的脸被染成了苍黄色,就像一尊尊静止的雕塑。
这些全副武装的士兵们知道,乱世中他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要不了多久,当那震耳欲聋的战鼓声响起之时,他们将不得不尽自己所能去杀死对方,哪怕他们素昧平生,哪怕他们曾经是兄弟朋友。
看着对方那密布到天边的军阵,他们都很清楚,一旦开战,这将是一场罕见的杀戮,不知道有多少人将魂归西天,血染黄沙。
没有人愿意先进攻。这就像两个蓄势待发的武林高手,生死存亡之间,谁都不愿意先拔刀,他们在等待,等着对方先露出破绽。
令人窒息的对峙中,时间在慢慢地流逝。
氏叔琮发现,晋军中开始出现骚动。从战旗的异动和兵器混乱地碰撞中,可以觉察到他们的心态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而这一切,都源于一个模糊不清的讯息。
晋军得到报告,梁军主帅朱温已亲提大军而来,现在那个人已经到达晋州,距离战场不足一天行程。
很多晋军将士都听说过朱温的传说。据说这个人能够在战场上发出狼一样的嚎叫,而当这样的声音响起的时候,他的军队将变身为杀人的恶魔,吞噬掉一切对手。
晋军士兵们面面相觑,开始小声传递着这个可怕的消息。对面的梁军越聚越多,显然在人数上已经占据优势。而一旦朱温降临到战场上,对他们的打击也许将是毁灭性的。
氏叔琮敏锐地感觉到了对手气场的变化。高手对决,一旦心态发生改变,战局将瞬时逆转。他决不能错过这个转瞬即逝的战机。
氏叔琮冷冷一笑,举起了手中的长刀。刀锋在春日下映射出炫目的寒光。
梁军大阵开始缓慢地向前移动。苍黄的原野上响起了沉重而有节奏的脚步和马蹄声,这声音越来越响,就像一阵阵闷雷从天边滚过。
随着梁军的慢慢逼近,晋军的战阵开始出现了动摇。许多士兵脸上露出了惊惶的神色,不由自主地向后退缩。
李嗣昭神色一变。久经战阵的他当然知道,此时的动摇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
他急忙拍马向前,&ldo;唰&rdo;的一声拔出佩刀,就要呵斥那些企图逃跑的士兵。
就在此时,他看见所有的士兵都扭过头,惊惧地看着他。从这些士兵的眼里是他从未见过的惊恐,就像看到了一个魔鬼。
李嗣昭一愣。他的身后突然像沸腾了一样,传来更多惊恐的叫声。
李嗣昭这才明白,那些士兵害怕的不是他,而是他身后的某个东西。
他急忙转过身,眼帘里闪过炫目的白光。
那是他从未见过的异象。一道巨大的长虹穿过迷眼的风沙,击碎了灿烂的春光,从天际呼啸而来,倒挂在自己的军营之上。
眩晕和震慑让李嗣昭几乎跌落马下。他在马背上晃了一晃,一个身影疾驰而至,及时扶住了他。
&ldo;长虹贯日,大凶之兆啊!&rdo;一个颤抖的声音在他耳边说。
李嗣昭知道,素来稳重冷静的周德威也竟然有同样的恐惧。
忽然出现的异象让晋军战阵炸开了锅。前有大兵逼近,后有凶兆临头,一些士兵甚至开始偷偷地向阵外逃去。
正在逼近晋军大阵的梁军将士也发现了这个神秘的天兆。梁军顿时军心大振,没有任何人下令,整支梁军骤然加快了进军速度,他们不由自主地呐喊起来,向正在恐慌中的对手冲了过去。
战争就是如此。当你怯弱的时候,你的对手就会变得亢奋而自信。所谓&ldo;狭路相逢勇者胜&rdo;,从古至今,战争的真理亘古不变。
氏叔琮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他正要高呼之时,却听见一个尖利而激越的年轻声音从身后响起:&ldo;冲锋!冲锋!长虹贯日,敌军必败,给我杀啊!&rdo;
一匹战马疾风一般从他身边呼啸而过,一员白袍银甲的将军,高举着雪亮的战刀。
氏叔琮觉得心中热血沸腾。想不到平素低调而内敛的朱友宁,在千军万马之间竟然如此血性刚强,气势逼人。
朱友宁带着他的骑兵从宽大的正面向晋军战阵发起了猛攻。氏叔琮来不及细想,急忙领着本部军马,避开朱友宁卷起的那股强烈的狂飙,转而朝晋军的侧翼杀过去。
十万梁军瞬间散开,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呐喊,从不同方向对敌军发动了进攻。
曾经彪悍善战的河东军队在惊慌之时骤然遭到攻击,强大表象下隐藏的恐惧和脆弱在这一刻暴露无遗。晋军很快陷入了梁军的围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