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皇帝之后,为了维持各地治安,朱温破天荒地下令,赦免逃兵,准许他们返乡定局。此令一下,辖区之内,盗匪一下子减少了大半。
从军事统帅到皇帝,朱温似乎适应得非常快。他已经懂得用政治家的思维来思考问题。
当了皇帝的朱温并不想隐居于深宫之内。他希望能够继续给他的部下施加强有力的影响,希望能够继续成为战场上每一个士兵心中的神明。他最不能容忍的是,有一天会像很多皇帝那样,成为那个坐在龙椅上的摆设,成为被众人利用和欺骗的对象。
一天午后,朱温召集了一帮官员,在后院中闲坐。院中一棵大柳树枝叶繁茂,正在微风中起舞。
朱温呷一口清茶,漫不经心地指着那棵大柳树,摇头晃脑地悠然道:&ldo;一树春风千万枝,嫩如金色软于丝。柳树果真乃树中上品,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文人骚客为之倾倒。&rdo;
众人一听哑然。只知道朱温是杀人如麻,精通战阵,没想到他还研究起杨柳来了!尴尬的冷场之后,众人又立即回过神来,争先恐后地附和起来。
朱温微闭着双眼,似乎在听,似乎又在想其他事情,突然信口道:&ldo;我看这柳树不光风情万种,还颇有用处。&rdo;
众人一听又愣了。柳树还有什么用处?遮阴?入药?
&ldo;比如这颗大柳树,如果砍了用来做我大车的车轴,肯定不错!哈哈!众卿以为如何?&rdo;
几个官员一听,当然不会错过这个逢迎的机会,立即下意识地站起来,大声应道:&ldo;陛下圣明!如此高大结实的大树,用来做成车轴是上上之选!陛下不仅能识人,还能识万物,我等拜服之极!&rdo;
朱温那双微闭的眼睛忽然睁开了,一道凌厉的杀气直射而出。他霍然站起身来,指着那几个官员破口大骂:&ldo;识人,识个屁!我要是识人,就不会要了你们几个狗奴才!世人皆知,只有榆木才能做车轴,柳木松软,怎么可能用来驱车!你们觉得我好欺,连这点常识也不懂?&rdo;
朱温忽发雷霆之怒,那几个附和的官员吓得脸色煞白,一个个跪倒在地,瑟瑟发抖。
朱温转过身,看着左右卫士厉声喝道:&ldo;你们还等什么?还不把这几个狗奴才给我收拾了!&rdo;
几十个如狼似虎的卫士蜂拥而上,不由分说,揪住那几个人的头发,拖到一边,乱棍击打。
满眼春色的后花园中响起了撕心裂肺的惨叫。其他的官员低头哈腰,如坐针毡,连大气也不敢出。
朱温却半躺在椅子上,索性闭上了眼睛,仿佛很享受着耳边的惨叫哀号。
棍棒的击打声仍在继续,惨叫声却渐渐低沉,最终只听见大棒击打在肉体上的扑扑声。
朱温睁开眼,环顾了一番身边早已吓得面无人色的官员们,打了个哈哈,大声道:&ldo;诸君不必惊慌。你们都是忠臣良士,不打诳语,不阿谀奉承,朕对你们自然都有大大的封赏!&rdo;
众人一听,全都跪倒在地,忙不迭地磕头谢恩。
当年秦宰相赵高指鹿为马,不跟风不配合的人都被砍了脑袋。这个典故世人皆知。没想到今天朱温却反其道而行之,把盲目跟风的人乱棍打死。他相信,从此以后,朝中再无人敢肆意欺骗他。
谁敢说我朱温不懂权谋,草根出身就不能做皇帝?
上台伊始的朱温确实像打了鸡血一般,似乎回到了当年精力充沛不知疲倦的样子。治军、治吏、施政无不雷厉风行,直击要害。刚刚建立的后梁王朝,很快出现了奄奄一息的唐王朝早已失去的锐气与进取。新兴的后梁王朝一时威名远扬,连北方草原上实力日渐强大的契丹人对他也拜服不已,派出使者来表达结盟之意。
这让很多看不起朱温的人大吃一惊。
这个从来没有上过学,没有读过书,连大字都不识多少的一介武夫,在治理他的王朝时表现出来的能力让人震惊。
原因很简单。他知道军队需要什么,知道老百姓需要什么,也知道一个征服者需要什么。正因为如此,朱温的施政方式给人强烈而直接的印象是务实,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几乎不带半点感情色彩,更没有半点拖泥带水。这或许源于他的草根精神,或许因为他三十年来刀口舔血的生涯,或许更因为他骨子里的狼性。
一匹狼,永远想的都是如何生存下去。什么样的方式最有效,就用什么方式。
颠覆掉大唐王朝的朱温在内部以迅雷之势强力洗牌,建立起一个具有鲜明个人烙印的政权。而在他统治范围之外的那个天下,因为他,也迅速开始了一场大洗牌。
第十一章 梦碎
朱温终于将对他的死敌发起最后的决战。潞州城下,上演了梁晋争霸以来最惨烈的战役。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一个叫李存勖的年轻人的横空出世,竟会让他扫平河东,一统天下的迷梦彻底粉碎。
1.修墙与拆墙的比赛
朱温的称帝,彻底打破了那个时代的游戏规则,让天下大乱,群魔乱舞。
割据巴蜀的王建首先跳出来。他发布了一道慷慨激昂的檄文,痛骂朱温大逆不道,篡夺皇位,要求各大势力跟自己一起,联合反朱,恢复大唐。
檄文发出去了,如石沉大海,竟然没一个人响应。当年王建借唐昭宗被劫,趁火打劫,抢夺李茂贞地盘的事儿人尽皆知。大家都知道王建这次又打着恢复大唐的幌子要图谋不轨,当然没人肯往坑里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