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时,因连拔黄牛八寨声威大震的后周军队还未到达凤州城外,更谈不上直捣汉中。首战告捷之后,王景会合了匆匆赶到的向训,商定下一步的进攻方向。二人不约而同,把目标放到了凤州以东的威武城上。威武城在凤州东北六十里。当年前蜀高祖王建与岐王李茂贞争夺关西,曾在此地建筑城邑,重兵据守。此城一失,则凤州再无屏障。
但后蜀军主帅韩继勋却并不像赵季札说得那么草包。虽然周军首战获胜,前来上任的赵季札又半路撂担子,韩继勋却保持了难得的冷静。他判断后周军队下一步进攻的方向必是威武城,严令守城将士坚守待援,同时以加急文书向成都求援。战斗在威武城下爆发。守城蜀军虽然人数不多,但依托高墙深壕,全力死守。一连几天,周军发动了多次攻击,死伤甚众,却毫无进展。
而此时,成都城内却炸开了锅。赵季札的鸡毛信紧急送到了孟昶手上。读完这封泪迹斑斑的书信,孟昶如五雷轰顶。按照赵季札的说法,后周大军已经攻陷凤州,正在乘势南下,也许要不了多久,敌人的大队人马就会出现在自己面前!惊慌失措的孟昶赶紧召集文武百官紧急商议对策。平日里口若悬河的各位高官一听局势如此凶险,顿时都傻了眼,个个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七嘴八舌议论一通,却拿不出什么靠谱的对策。
孟昶正要发怒,内侍忽报,说赵季札已逃回成都,而且据守城将士描述,赵季札单人匹马,披头散发,神色惊恐,俨然打了败仗,刚刚从战场上逃回来一般。众人一听,更加惶恐。赵季札奉旨上任之时,那可是千名精兵护卫,上百辎重车辆相随,排场极大。如今才不过半月,此人便单人匹马落魄而回。莫非周军真的就要攻到成都了?孟昶再也坐不住了,颤抖着说:&ldo;赶紧传旨,让赵季札马上进宫来见朕!&rdo;
面如土色的赵季札终于被带到了皇帝面前。和半月前神采飞扬,锦袍玉带前去上任的模样相比,此时的赵季札衣衫破旧,披头散发,双目无神,如同换了一个人。孟昶顾不得许多,急忙问道:&ldo;你说周军已攻下凤州,攻入汉中,此消息到底是否属实?&rdo;赵季札低着头,一言不发。&ldo;你说关西防线已彻底崩溃,到底是亲眼所见,还是道听途说?&rdo;依然是沉默。&ldo;朕给你那一千禁军呢?到哪里去了?为何只有你单人匹马逃回来?&rdo;还是没有任何回应。面对皇帝的诘问,赵季札自知无言以对,索性死猪不怕开水烫,任你急得团团转,我就是不说。
&ldo;真是岂有此理!你身为监军使,如此军机大事,竟然一问三不知!来人,把这个废物给我拖出去,打入天牢!&rdo;孟昶终于按捺不住,气急败坏地咆哮起来。几名虎背熊腰的甲士冲了上来,把早已瘫倒在地的赵季札拖了出去。众人面面相觑。就算把赵季札千刀万剐,又岂能挽回危局?
内侍又急急忙忙地跑了进来。&ldo;陛下,凤州有紧急边报呈上!&rdo;朝堂上一片哗然。凤州来的紧急文书?这是不是意味着凤州还在我们手里?
孟昶急忙展开文书细看。众人都伸长了脖子盯着皇帝的表情,想知道那到底是噩耗还是喜讯。&ldo;哈哈哈,赵季札,你害朕好惨……&rdo;孟昶得意地挥动着那份边报,宣布道:&ldo;凤州来报,贼军进犯威武城,为我军挫败,死伤无数。韩继勋请求朕速派大军增援,将贼军一举荡平!&rdo;
所有人都长吁了一口气。朝堂上又活跃起来,众人纷纷义愤填膺地表示,赵季札临阵脱逃,谎报军情,罪该万死,应当立即问斩。还有人赶紧出点子,应该乘周军攻势受挫之际,迅疾派军北上,把敌军打个落花流水。
吃了定心丸的孟昶似乎又恢复了王者之气。他沉吟片刻,当即宣布,任命禁军将领李廷珪为北路行营都统,高彦俦为招讨使,吕彦珂为招讨副使,统领精兵北上,救援凤州。恢复镇定的孟昶甚至想起了曾被他乱棒打出的赵崇韬,为了表示歉意,委任他为都监,随军出征。至于墙倒众人推的赵季札,七日之后,押出崇礼门斩首示众。圣旨下达完毕,众人皆大欢喜,山呼万岁而去。
威武城外,后周士兵们惊恐地看着突然出现在地平线上的庞大军阵。一望而知,这绝非一支普通的军队。他们衣甲鲜亮,刀枪如林,阵形严整,毫无疑问,这是后蜀军精锐中的精锐。
&ldo;那是李廷珪统领的控鹤都,孟昶最精锐的禁军!&rdo;一看见李廷珪的旗号,老将王景立刻做出了判断。他在凤翔屯兵多年,对后蜀军队的底细颇为了解。&ldo;我军已在威武城下苦战半月,人困马乏。敌军尽起精锐而来,士气正高,不如暂且休战不出,等待良机。&rdo;王景看了看面无表情的向训,建议道。
向训哼了一声。&ldo;我大军出关以来已有一月,至今滞留此地而不得进。再这样耗下去,只怕军粮不济,我军不战自败。敌军虽然号称精锐,但远道而来,必定疲惫,正可一鼓作气击溃之!&rdo;担心军粮只是向训的一个借口。他很清楚皇帝的脾气。出征之前,柴荣曾反复告诫,征讨关西四州应力求速战速决。如今出征已有一月,尚拿不下一个小小的威武城,如何向皇帝交差?
&ldo;谁人愿为先锋,与敌一战?&rdo;向训巡视众将,厉声道。&ldo;末将愿往!&rdo;濮州刺史胡立站了出来。向训满意地一笑:&ldo;胡将军成大功,便在今日!&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