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刀锋5s > 第323章(第1页)

第323章(第1页)

求和梦碎,李璟不得不再次认真面对淮南战事。南唐军中精锐仍在,兵力不是问题,但以何人为帅去对抗柴荣却是个大问题。前次,误信刘彦贞,结果全军覆没,丧师失地,可谓教训惨痛,无论如何再也不能犯同样的错误。&ldo;谁敢与我领兵再援寿州?&rdo;面对皇帝的这个问题,满朝文武面面相觑,谁也不敢上前领命。掌管兵权的是枢密使陈觉,但此人的专长是在同僚中争权,在皇帝面前谄媚,连他自己也不敢想象能在战场上与名扬天下的柴荣对决。

殿门后传来侍卫洪亮的喊声:&ldo;齐王觐见!&rdo;呼声未落,一个高大的身影大踏步地迈了进来,两侧的大臣只觉得一股劲风刮过。&ldo;齐王来了,好!好!&rdo;李璟如同见到了救星一般兴奋地从龙椅上弹了起来。

来人正是李景达,南唐烈祖李昪的第四子,封齐王。虽然是李璟的弟弟,但他和李璟的性格可谓截然不同。如果李璟是温室中的花朵,李景达则更像荒漠中的胡杨,他行事磊落,生性刚直,颇有侠义之风。比起在深宫中享受温香软玉,李景达更愿意纵马提枪,驰骋沙场。连李璟自己也知道,要在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十个自己也比不上一个李景达。但内心深处,李璟对这个弟弟的态度却非常复杂。一方面,不懂军事的他需要这样一个镇得住大场面的皇室兄弟,但同时,对这个性格火爆的弟弟李璟又心存忌惮。想当年,如果不是父亲服食丹药中毒突然驾崩,很有可能如今坐在龙椅上的人不是他,而是这个四弟。不知为什么,他的父亲在继承皇位的人选上似乎从来就没有考虑过身为长子的他。李昪最喜欢的儿子应该是次子李景迁,一直有心将其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但天不遂人愿,李景迁刚满十九岁便患病身亡。李昪仍然把长子视为无物,准备传位给他的次选对象‐‐四子李景达。但风云再次突变,升元七年(公元943年),李昪暴亡,长子李璟在大臣们的支持下顺理成章地登上了帝位。李璟登基后,封李景达为兵马大元帅,统领全国兵马。

当上皇帝的李璟很快熟悉了玩弄权术那一套把戏。虽然李璟让李景达做了名义上的统帅,但同时任命自己的宠臣陈觉为枢密使,决断军事。在李璟心里,李景达只是台面上的傀儡,真正的兵权都通过陈觉掌握在自己手里。而李景达对争权夺利却十分厌恶。作为皇子,他其实对这个王朝抱有更多的情感,只要南唐能够强大,谁当皇帝,在他眼里都没什么区别。在他看来,李璟最宠信的冯延己、陈觉等人就是一帮只会谄媚的小丑,总有一天会祸国殃民。一次夜宴,冯延己不知发了什么神经,竟然借着酒性,跑去跟李景达勾肩搭背,还很放肆地笑道:&ldo;齐王,你能有今日,可不能忘了我!&rdo;李景达哪里受得了这样的羞辱,顿时脸色大变,一把推开冯延己,拂袖而去。李景达怒气冲冲找到李璟,要求杀了冯延己。李璟两边不愿得罪,只好竭尽全力劝解。走出宫门,李景达仰天长叹:&ldo;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亲打下的基业迟早毁于屑小之徒!&rdo;从此以后,李景达心灰意冷,索性称病不出,远离朝中之事。没想到生死攸关之际,李景达竟主动站了出来,这让李璟惊喜万分。他并不傻,陈觉之流自然又听话嘴也甜,但要这样的人去击败柴荣,显然是痴人说梦。李景达在军中颇有威望,又曾多次带兵出征,以他为帅,自然是最合适的人选。

&ldo;淮南战事危急,再不奋起一战,恐怕大家都没有好下场!与其在这里空谈,不如披挂上阵,多杀几个贼人!&rdo;李景达用轻蔑的眼神扫了一眼满朝文武,高声说:&ldo;我愿领兵前往寿州,替陛下分忧!&rdo;&ldo;有齐王挂帅出征,定可马到功成,击退贼军!&rdo;李璟疾步走下木阶,激动地握住李景达的双手。&ldo;我给你五万精锐禁军,即日出发,前往寿州退敌。不过……&rdo;李璟眼珠转了转,又道:&ldo;齐王此次率军出征,事关重大,身边一定得有个得力的助手。枢密使陈觉智勇忠纯,可随同出征。&rdo;李景达一听,就像吃了一只苍蝇般恶心,但看着皇帝虚情假意的笑脸,只好在心头长叹一声,领命而去。

后周显德三年(公元956年)三月,李璟任命李景达为诸道兵马元帅、陈觉为监军使,统领精兵,直扑寿州。李景达并非庸才,他不仅要直取周军腹心,还要斩断柴荣的双臂。在率主力奔袭寿州的同时,他令部将朱元分兵一万反击舒州、蕲州一带的周军,又调集扬州附近州县的唐军向驻守扬州的韩令坤部发动攻击。随着南唐主力的卷土重来,淮南战局骤然紧张起来。

在唐军的大举反扑下,兵力散布在舒州、蕲州一带的郭令图难以招架。郭令图孤军深入南唐腹心,虽然占领了数个州城,但从未实行过有效的统治。唐军主力一到,各地民众群起响应,郭令图一败涂地,须臾之间,舒州、蕲州次第丢失,周军在长江北岸难以立足,狼狈逃回寿州大营。

与此同时,扬州遭到猛烈围攻。扬州是柴荣最心仪的淮南城市。南唐人充分利用扬州周围的水利漕运,大兴商贸,使这座城市成为江淮之间最为璀璨的明珠。柴荣花大力气疏浚汴河,经营开封,很大程度上正是吸取了扬州成功的经验。周军大举入淮之时,柴荣派韩令坤趁扬州城防空虚,千里奔袭,兵不血刃便将这座城市纳入囊中。但现在,韩令坤部却成了孤悬于长江边的孤军,随时有被唐军吃掉的危险。李景达气势汹汹的反扑让柴荣感到,这个对手完全不同于刘彦贞之流,作战部署颇有章法。李景达的意图很明显,利用局部的兵力优势,将周军重新压缩到寿州城下,淮水南岸,而后聚而歼之。其心不可谓不大,但柴荣当然不能让李景达得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