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你人生观成熟,但是很多人未经世事,这些道理自然是有用的。”
两人走到一处幽静之地,青草中有虫儿叫,湖里有鱼儿游,跃出水面时将月光搅碎成星星点点。
苏沐看了看天上圆月,道:“好美的月亮,可惜佳期有时,金姑娘,时候不早了,我送你回去吧。”
金乔乔听了他第一句心有所动,此情此景以为他会来上几句抒情的,但随即恢复平静,果不其然他是要结束,便款款一笑,跟着他走了。
时光静静流淌,不知不觉来到天一阁已经半月。
午后的日头逐渐西斜,褪去热烈的阳光透过窗外枝叶繁茂的椰树细碎的落在教室里,如同晶莹的银贝。
微微打着盹的苏沐被一声震天响的响动惊得立刻精神抖擞,抬起头来才发现有人拍了桌子,而且就拍在他耳朵旁边。
他两登十三楼,这些天在外门新生中的名气丝毫不亚于帅的不像话的金鱼跃,知问书院更是不遗余力的宣传着他过往嗜杀冷血的经历,外门弟子仇视他的同时也深深的惧怕他,与其说是不理他,倒不如说是刻意躲避与他的任何交集。
他在教室里就像只老虎。轻易无人敢招惹。但此刻竟有人张狂寻衅。实在始料不及。
不过当他看到那根斜刺里向上的冲天辫时,所有的不满都化为了隐藏不住的愠怒与无奈。
他一言不发的看着她。
她正是小白兔。
苏沐已经很清楚打斗的下场,首先他打不过她,其次输了以后要上十三楼赎罪,他不在乎去十三楼,甚至不在乎在她手下受伤。
所以他又还手了。
其后几日,小白兔总来骚扰,轻则一场斗嘴。重则大打出手。
拜她所赐,一月里苏沐倒有一半时间是在十三楼度过的。
这一天,他走下十三楼,灰衣道人专门来接他,认真的道:“内门已经对小白兔进行了约束,其后一段时间她应该不会再来骚扰你。”
说罢,他拿出一本书,道:“这是前天外门统一发放的道书,回去后仔细体悟。”
苏沐一看正是金乔乔那晚提到的《入道初解》,这些天他一直在期盼这本书。因为它才是拜入仙门踏上的第一道阶梯。
他恭敬的对灰衣道人躬身行了一礼。
回到寝室,室友们都在上课。他便关上房门,迫不及待的打开第一页。
第一篇相当于总纲,笼统介绍道的起源与本质。
“自混沌初开,万物滋生,遵循法则生衍,心智参差,能者上位,居万物之灵。尝行迹,试远足,得福缘,渐有规,结为律,始入道。
“心性所致,一念善恶,一念因果,一念佛魔,唯心性纯洁,事事依循本心,方可跳脱善恶。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若自然,二乃阴阳,阴阳交属,万物始矣聚合。
“花开花落证道,川流不息传道,日出日落悟道,严寒酷暑修道,遇强则强卫道……怀道之心,一切皆可为道。”
第二篇讲世界构成,大到四个大陆与所有海域,小到蚂蚁蚊虫。
第三遍是感知之法,说的最为简单,寥寥几句打坐入息之法。
天人阁的打坐入息并不是传统的盘膝而坐,而是双腿贴紧,两脚并拢,含胸拔背,一手贴在丹田,默念‘无因取量,籍由生息之精,丈灵气之通达,缚灵搏慧,一手贴于胸口,默念取量双合,上世浮念汲汲传道八方四野,下世怨离滨滨带法五荒缭绕……’
有所悟的,缓缓吸气汇入丹田,便能感觉丹田温热,而后全身毛孔张开,天地元气汇聚体内,感觉轻飘飘的欲乘风而去。
入息吐纳的关键在于自身,人体是很玄妙的构造,在生命历程中,生活方式以及思想方式的潜移默化都会让体内产生变化,比如很爱看书,爱到废寝忘食的境界,那么无论何时,只要一想到书,体内就会产生自然反应,久而久之体内就会产生一个识府。
只要爱好纯粹,每个人都会产生识府。有了识府便会很容易感知到天地命息的运行方式,因为元气是天地最爱的东西,两者的运行方式惊人一致。
常人不知,就连很多修士也知之甚少。但是那些长老级的人物却一眼能够看出谁有道胎,或者有可以形成道胎的趋势。虽然有了道胎并不万无一失的悟透灵根,却是大大增加了几率。这也是为什么天一阁长老偶尔人间行走会自行收徒的原因。
有纯碎爱好的人总是有种别样的气质,无关相貌装扮,那种气质哪怕放在万千人群中也能被一眼认出,他们不全是寂寞,但内心一定都是孤独的。不是刻意的孤独,而是暂时没有寻觅到知音的自矜的落寞。
每日的室内课程还是照常进行,灰衣道人教授的室外课略有变化,在广场上打坐冥想的不再空泛,而是《入道初解》中的体悟之法,久之将有助于他们认知那飘渺的灵空世界。
苏沐比所有人都认真,这是他从小就培养出来的性格,只要是他想做的事,他会全力以赴,忘记身边所有的存在。
他渴望第一个悟道,不是要与谁比较,而是懂得战胜自己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