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大明锦衣卫陆炳 > 大明锦衣卫65(第7页)

大明锦衣卫65(第7页)

雨夜验尸

义庄的桐油灯在穿堂风中明灭不定,将沈墨的身影投在斑驳的砖墙上,如同一幅褪色的古画。他手中的银刀精准地划开死者焦黑的指尖,镊尖探入甲缝时,带出一撮未燃尽的火药颗粒。青灰色粉末中,几粒褐色结晶在灯下泛着诡异的光泽,像是凝固的血珠。

"硝石七分,硫磺二分半,木炭半分。"沈墨将颗粒倾倒在白瓷盘中,"多出来的半分。。。。。。"他碾碎一粒结晶,指尖顿时染上暗红,"是赤铁矿粉。"

徐驼子佝偻着身子凑近,浑浊的眼珠突然睁大:"掺铁粉的火药,只有。。。。。。"

"只有攻城凿墙用的破甲火药。"沈墨冷声道,"但配方不对——这铁粉太细,倒像是要。。。。。。"他忽然噤声,镊尖挑起一粒结晶对着灯光——结晶内部竟有螺旋状的细纹。

硝石溯源

《天工开物》的泛黄书页在案头沙沙作响。沈墨的水晶放大镜缓缓移动,将硝石结晶的蛛网纹与图谱上的龙江矿脉图重叠。

"六棱柱结晶,表面有蜈蚣足状的裂纹。"沈墨的指尖停在嘉靖二十三年的批注上,"龙江硝矿独有的特征。"

徐驼子的烟袋锅"当啷"掉在地上:"那矿洞自嘉靖三十六年白莲教之乱后,就被。。。。。。"

"被工部划为军器局专供。"沈墨突然翻转书页,露出夹层中半张焦黄的矿道图,"但图上这个支洞,从未出现在官方的记载里。"

郑和遗秘

翌日崔侍郎"偶然"造访,指尖抚过架上的青铜浑天仪:"龙江船厂虽荒废百年,当年可是为郑和宝船铸过炮的。"

沈墨捧茶的手纹丝不动:"下官听闻,三保太监用的还是铜发熕?"

"沈推官果然博闻。"崔侍郎的茶盖轻叩杯沿,"不过永乐十八年那批佛郎机炮。。。。。。"他忽然收声,袖中滑落的密函却被沈墨瞥见"满剌加"三个褪色小楷。

窗外惊雷炸响,照亮崔侍郎骤然绷紧的下颌线。沈墨低头啜茶,任由雨滴打在案头那本《瀛涯胜览》上——恰好是记录古里国火器贸易的那一页。

2。【中段:船厂鬼影】(1200字)

诡谲调查

子时的龙江船厂浸在惨白月色里,荒草蔓生的船坞如同巨兽遗骸,半截朽木上还挂着锈蚀的铁链,随夜风发出幽咽的呜鸣。沈墨俯身拨开齐腰的蒿草,靴底碾过碎瓷般的硬物——是半块风化的泥范残片,断口处还沾着潮湿的黏土。

"三天内有人动过。"裴真用铁尺挑起一簇草根,露出下面新鲜的拖痕,"运的是重物,看车辙间距。。。。。。"他忽然噤声,野猫从残破的帆布堆窜出,踩落的铁钉在寂静中发出清脆的"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徐驼子突然拽住沈墨的衣袖。顺着他颤抖的手指望去,月光在干涸的泥浆池底照出半枚脚印——靴底纹路是工部特制的防滑钉。

关键物证

泥浆池龟裂的缝隙里,裴真刨出半块青灰色的泥范。沈墨用宣纸覆上,喷水雾的瞬间,纸张纤维间渐渐浮现出凸起的阳文:

「永乐十八年督造」

字迹下方,还有个被刻意磨平却仍可辨认的徽记——三桅宝船纹。

"郑和船队的官造泥范。。。。。。"沈墨的指尖悬在"督造"二字上,"但《工部录》记载,永乐年间的火器泥范早在宣德年间就熔毁重铸了。"

夜风突然转急,吹得宣纸哗啦作响。纸面水迹未干处,竟又渗出几道暗红纹路——是当年工匠为防伪掺入的朱砂,此刻拼出半幅海图轮廓。

技术解密

沈墨从皮囊中取出五支瓷瓶,分别装着各地硝矿的样本溶液。宣纸在青石板上铺开,滴落的液体渐渐析出冰花状的结晶。

"龙江硝矿的水质偏酸,结晶会分叉成蕨叶状。"他指向第三张宣纸——上面的晶体纹路正如舒展的凤尾蕨,"而这枚死者指甲里的硝石。。。。。。"

第六滴溶液落下,结晶却扭曲成蜈蚣般的锯齿形。裴真猛地抽刀:"这不是龙江的硝!"

"是龙江矿脉的支洞。"沈墨冷笑,"嘉靖年间白莲教私挖的矿道,用的却是。。。。。。"他忽然掐灭话头,水晶瓶映出崔侍郎瞬间惨白的脸。

突发危机

崔侍郎手中的火把突然爆开火星。几乎同时,一支弩箭破空而来,将松明火把钉碎在船坞立柱上!

"蹲下!"裴真铁尺脱手,黑暗中传来金属碰撞的锐响——第二支箭被凌空击落。沈墨翻滚间瞥见弩箭尾羽上的标记:三根孔雀翎染成靛蓝,正是锦衣卫密探专用的"青鸾箭"。

徐驼子突然惨叫。第三支箭擦过他耳际,深深扎入泥范。箭杆上绑着的纸条在月光下泛出磷光,赫然是沈墨清晨刚见过的字迹:

「火龙出水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