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大明锦衣卫有多少人 > 大明锦衣卫67(第6页)

大明锦衣卫67(第6页)

裴真脸色骤变。翻开通州漕运旧档,嘉靖三十七年确实记载过一起"粮仓自燃"案,事后发现地下被人挖了火道。

"同样的手法。"沈墨冷笑,"连掩饰都懒得换。"

废墟中的《营造法式》

工部火药作的残垣断壁间,沈墨用鲁班尺丈量着柱础间距。

"西墙少了三根立柱。"他忽然停住,"通风口被拓宽了。"

裴真展开《营造法式》对照,原图纸上此处应是"一丈两尺"的密排柱,如今却稀稀落落。更诡异的是,残存的通风口砖石有新鲜凿痕——这是爆炸前才改造的。

"子午线正对。"裴真摆正罗盘,指针不偏不倚指向紫禁城方向,"凶手算准了午时的穿堂风。"

沈墨刮下墙砖粉末,滴入硝石溶液。液体立刻泛起诡异的粉红色——这是明矾的显色反应。

"工部用明矾防潮,但高温下会释放毒烟。"他眯起眼,"既能掩盖火药痕迹,又能毒杀勘验者……一箭双雕。"

【终极实验:观星台】

日晷下的谋杀

徐光启的观星台上,日晷的青铜指针投下细长的阴影。

沈墨用绳尺测量着影子角度:"爆炸发生在午时三刻,太阳在这个位置。"他指向东南角的矮墙,"凶手必须站在那里投火。"

矮墙下散落着陶罐碎片。沈墨拼凑出一个古怪装置:铜壶滴漏的底部被钻了小孔,连接着火折子,壶中水漏尽时,引线恰好燃到火药。

"泰西自鸣钟的机括。"徐光启翻着《灵台仪象志》,"但加了佛郎机火绳的改良。"

沈墨突然抓起一块陶片,内侧刻着半个"卍"字符——与农庄墙上的标记一模一样。

【暗线浮现】

三处现场勘验完毕时,暮色已笼罩南京城。

沈墨在观星台顶铺开所有证据:

1。通州粮仓地底火道图(与嘉靖旧案同源)

2。工部通风口改造记录(笔迹模仿兵部职方司公文)

3。铜壶滴漏的"卍"字刻痕(与东厂番子靴底纹饰一致)

"凶手不是一个人。"沈墨蘸着茶水在青砖上画线,"漕运、工部、东厂……还有泰西传教士。"

夜风吹散水痕前,徐光启突然按住他的手:"你看!"

紫禁城方向升起三盏孔明灯,排成三角阵型——正是通州粮仓爆风走向的复现。

2。【刑侦技法的历史还原】1800字

《火鉴录》

顺天府尹家的喜轿在酉时三刻准时抵达张侍郎府邸。十六名轿夫踏着《清江引》的节奏,将描金彩轿稳稳落在铺满红绸的台阶前。新娘柳如玥凤冠上的珍珠在夕阳下泛着血色,没人注意到她藏在袖中的手指正微微颤抖。

"新娘子到——"

喜娘拖长的尾音未落,东南角突然传来一声瓦片碎裂的脆响。蹲在槐树上的崔呈秀眯起眼睛,看着一只灰鸽扑棱棱掠过屋檐。他下意识摸了摸腰间皮囊里的铜钱,冰凉的触感让他想起今晨在刑部签押房看到的案卷——这已是本月第三起新娘焚死案。

子时的更鼓刚敲过第一声,张府后院突然腾起冲天火光。崔呈秀撞开新房雕花门扇时,焦糊味混着龙涎香扑面而来。他靴底碾过地上一截烧焦的绸缎,蹲身用银镊子挑起几片闪着蓝光的结晶。

"不是走水。"崔呈秀从袖中抖出块素白绸帕,悬着的铜钱在热浪中剧烈摆动,"风向自下而上,定是有人做了手脚。"

五日后,刑部签押房内弥漫着苦丁茶的涩味。崔呈秀将《营造法式》摊开在酸枝木案几上,指尖停在"鸱吻吐焰"的图解处。工匠马川正用黄杨木尺比划着带来的陶制模型:"按李诫大人记载,寻常屋宇的通风口该是七寸见方。"他黧黑的手指戳向模型某处,"但张府新房这个,"尺子咔哒一声横在九寸标记处,"足足宽了两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林白矾突然打翻了青瓷盏。硝石溶液在桑皮纸上晕开诡异的紫红色,与他从现场带回的结晶显色完全一致。"《天工开物》矾石篇有载。。。"他声音发颤,"这是辽东特产的硝矾混合物,遇火能爆燃。"

窗外传来急促的铜锣声。赵火生拎着个烧变形的铜壶闯进来,壶底滴滴答答漏着水。"崔大人!"他胡须上还沾着煤灰,"这壶内壁有十二道刻度,分明是照《武经总要》改的滴漏!"铜壶在他手中翻转,露出底部阴刻的"薛"字。

崔呈秀的茶盏在案几上震出清脆声响。三个月前退婚的薛举人,其父正是工部督造司的主事。他想起现场那截绸缎——官府专用的云纹杭绸,与薛家退婚时送还的聘礼同出一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