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密码破译
辽东重工研究所的地下密室里,红色应急灯在墙面上投下摇晃的阴影。苏砚将明代《卷十一》残页的全息投影与18世纪瓦特蒸汽机图纸重叠,呼吸在防护面罩里凝成白雾。当钨钢齿轮的3D模型嵌入虚拟界面时,所有线条突然自动重组,形成一个完美的拓扑结构——明代“瓦特离心机”的扇叶排列方式,竟与瓦特蒸汽机的离心调速器呈现出惊人的几何同构。
“这不可能。。。”陆承钧的声音从视频通话里传来,老教授推了推滑落的眼镜,“1788年发明的离心调速器,和万历年间的‘神机’共享同一套动力学模型?”他身后的书架上,摆满了关于工业革命的典籍,此刻却在苏砚发现的真相面前显得苍白无力。苏砚的手指划过虚拟界面,齿轮的每一处齿槽、每一道铭文,都精准对应着动力学方程中的关键参数。
磁通门传感器的磁芯解剖工作同样颠覆认知。在电子显微镜下,磁芯内部的螺旋状纹路与《卷十一》中“指南车磁极阵列”的手绘插图完全一致。苏砚将磁芯接入自制的电磁感应装置,当电流通过时,整个实验室的金属物件开始悬浮——这分明是现代电磁学中“迈斯纳效应”的雏形。陆承钧的声音突然激动起来:“他们用天然磁石和青铜线圈构建磁场回路,虽然没有‘电磁感应’这个概念,却掌握了本质原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然而,随着研究深入,诡异现象接踵而至。钨钢齿轮开始自发释放微弱的电磁脉冲,实验室的监控画面频繁出现雪花噪点,精密仪器的显示屏上不时闪过明代云雷纹。某次深夜实验时,整栋大楼突然陷入黑暗,苏砚在应急灯下看见齿轮表面渗出银白色液体,在桌面上勾勒出类似电路图的图案。
军工企业的攻势也愈发猛烈。三天内,研究所遭遇五次网络攻击,防火墙日志显示攻击源来自七个不同国家。苏砚在食堂的咖啡里检测出神经毒素,实验室通风管道发现定时炸弹。更令人胆寒的是,当他调取监控录像时,发现黑衣间谍竟能绕过所有安保系统,仿佛对研究所布局了如指掌。
“他们在齿轮上动了手脚。”天工会成员林薇突然现身,她的袖中滑出一把刻着云雷纹的匕首,“每一次检测,齿轮都在向外界发送加密信号。”她将匕首插入齿轮缝隙,挑出一颗沙粒大小的装置——那是用明代青铜工艺与现代纳米技术结合制造的发射器。苏砚的瞳孔骤缩,他终于明白为何AEI总能精准定位他们的研究进度。
破译齿轮加密信号的过程堪称煎熬。苏砚将《卷十一》中的“神机密码”与现代量子算法结合,连续72小时未合眼。当第一组数据被解析出来时,他的手不受控制地颤抖——那是一组指向太平洋某处的经纬度坐标,而坐标下方,赫然标注着“时空共振临界点”。
“他们要重启明代的时空实验。”陆承钧的声音带着绝望,“当年张居正的改革派发现,当机械共振频率与地磁场频率达到某个比值,就能撕开时空裂隙。但实验引发了磁暴,导致整个工部衙门在史料中消失。。。”话音未落,实验室的防震玻璃突然爆裂,十几名装备电磁武器的雇佣兵破窗而入,他们胸前的AEI徽章泛着冷酷的蓝光。
混战中,苏砚抓起装有齿轮的铅盒冲向地下车库。子弹擦着他的头皮飞过,却在距离钨钢齿轮半米处诡异地偏转。林薇挥舞着匕首挡在他身后,刀刃与电磁脉冲相撞,迸发出紫色的闪电。当他们终于逃进改装的越野车时,苏砚发现齿轮表面的铭文正在发光,拼凑出《卷十一》中被焚毁的最后一页内容——那是阻止时空裂隙开启的“逆共振公式”。
研究所方向传来剧烈的爆炸声,火光染红了半边天空。AEI的武装直升机开始在空中盘旋,探照灯的光柱如同死神的镰刀。苏砚踩下油门,他知道,自己不仅要抢在军工企业之前破解全部密码,更要找到明代“神机中枢”的遗址——那里,或许藏着终结这场跨越四百年危机的关键。而此刻,钨钢齿轮在铅盒中发出蜂鸣,仿佛在倒计时某个足以改变世界的时刻。
四、历史真相
长白山深处的天工寨里,松油灯的火苗在石壁上摇曳,将陈玄策的祖父——九十九代天工堂堂主陈墨白的面容映得忽明忽暗。老人布满皱纹的手抚过墙上的青铜齿轮浮雕,那些历经四百年岁月的纹路里,竟嵌着与苏砚手中残件相同的微量元素。
“万历十二年,利玛窦带来的《几何原本》不过是幌子。”老人从暗格里取出泛黄的丝绸信笺,上面用拉丁文与汉字交错书写,“真正的交易藏在骆驼商队的香料箱里——西方机械师用钟表技术,换走了《卷十一》的前三章。”苏砚凑近细看,信笺边角的云雷纹暗记,与AEI雇佣兵装备上的徽章如出一辙。
陆承钧的声音突然从视频通话中传来,带着压抑的震惊:“我在梵蒂冈档案馆的未公开资料里,发现了1601年的机械图纸!”屏幕上,铜版画里的蒸汽装置与《卷十一》记载的“火龙水车”结构完全一致,批注处的意大利文写着:“此乃东方天工秘术,可颠覆世界。”
陈墨白颤抖着打开另一只檀木盒,里面躺着半块怀表。当苏砚用放大镜观察表芯齿轮时,瞳孔猛地收缩——那些精密部件的加工痕迹,与明代钨钢齿轮的切削纹路出自同一种工艺。“工业革命不是偶然。”老人的声音哽咽,“瓦特、惠特尼。。。他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却让巨人背负‘落后’的骂名。”
更惊人的真相还在后面。天工会的古籍中记载,张居正推行改革时,曾在工部设立“天机局”,专门研究机械与地脉的共振关系。某次实验中,当蒸汽机模型的飞轮转速达到每分钟1200转,工坊地下突然裂开深不见底的裂缝,吞噬了三百工匠。从此,《卷十一》便明文规定:所有旋转机械的公差必须控制在±0。0036毫米,这不仅是加工精度,更是防止共振的“安全锁”。
“AEI在玩火。”林薇将量子计算机的检测报告摔在桌上,红色警报在屏幕上闪烁,“他们想用明代技术制造航空发动机,却忽略了最关键的安全限制。当现代合金材料的飞轮达到临界转速。。。”她调出模拟画面,只见虚拟的发动机瞬间解体,产生的冲击波将城市夷为平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然而,军工企业早已陷入疯狂。三天后的深夜,苏砚在研究所被电磁脉冲枪击中,昏迷前,他看见AEI首席科学家格林的脸——对方脖颈处,赫然纹着与齿轮同盟相同的云雷图腾。当他在AEI的秘密实验室醒来时,发现钨钢齿轮已被接入巨型发动机原型机,仪表盘上的转速表正在向1200转逼近。
“苏先生,你该庆幸参与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格林戴着防辐射面罩,将电极贴片贴在苏砚太阳穴上,“只要破解《卷十一》的共振公式,我们的飞船就能突破光速。”他指着监控画面,太平洋上,AEI的钻井平台正在海底安装巨大的共振装置,那里正是齿轮加密信号指向的“时空共振临界点”。
剧痛突然袭来,苏砚感觉大脑被无数电流撕裂。格林正在用神经接驳装置读取他的记忆,企图找到《卷十一》的核心技术。但天工会早有准备——林薇在齿轮残件中植入的量子病毒开始发作,实验室的显示屏突然布满明代云雷纹,所有电子设备陷入瘫痪。
混乱中,苏砚撞向控制台。巨型发动机发出刺耳的尖啸,转速表突破1100转。格林疯狂地按下紧急制动按钮,却发现所有系统已被神秘力量接管。“你们触发了明代的自毁程序!”苏砚在轰鸣声中大笑,“当机械违背‘天机’,就会遭到反噬!”
实验室开始剧烈震动,钨钢齿轮迸发出耀眼的蓝光。苏砚看见时空在扭曲,16世纪的天机局工匠、18世纪的西方机械师、现代的军工科学家,他们的身影在能量风暴中重叠。当发动机转速突破临界值的刹那,他终于明白张居正那句“器利则祸兴”的真正含义——人类对力量的贪婪,终将打开潘多拉魔盒。
爆炸的火光中,苏砚将最后的数据通过量子通讯发送给天工会。他知道,自己必须阻止这场灾难,哪怕付出生命代价。而在千里之外的天工寨,陈墨白望着夜空划过的奇异光束,老泪纵横:“居正公,四百年了,天机局的遗愿,终于有人继承了。。。”
五、终局较量
AEI秘密实验室的警报声刺破耳膜,苏砚被拷在共振舱的金属支架上,眼前的巨型发动机正以每分钟1180转的速度疯狂震颤。钨钢齿轮在核心部位泛着妖异的紫光,他手腕上的量子通讯器突然亮起——林薇传来的加密信息显示,太平洋海底的共振装置已完成70%充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