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老爷,城南二十里巷於家确实是京城里於宗海那一家。据奴才调查得知,於家目前的当家人是於宗海於大人,於宗海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大儿子於瑞春,妻周氏,有二子一女,长子於哲浩,十六岁,定了罗长春罗御史的嫡女,次子於哲瀚,十四岁,未定亲;幼女於小姐,堪堪四岁。於宗海的小儿子,於瑞冬,十一岁左右。长女於瑞夏,嫁给吴泽;次女於瑞秋,本月将与前皓月大将军尹文皓完婚。於瑞秋和前夫张之英有一子,从母姓,叫於安然,正是尹文皓的徒弟。”
管兴旺听此,欣喜之余,眉头又紧凑起来。
城南二十里巷於家是於宗海他们家。这让他既觉得高兴也觉得不安。
听管仲恺那样子说,那天自己家女儿在那郊外看到的那些人就是於宗海等人。
但是乖女儿说他们口气不好,不懂礼。
於宗海能做到三品官,他家不至于不懂理才对?
他有些疑惑!
若是蒹葭一开始给他们的印象不好了,那嫁入於家的希望就小了。
而且,照管仲恺这么一说,於家适龄的男子只有两人,那就是於瑞春的两个儿子於哲浩和於哲瀚。
那个於哲浩已经定亲,剩下的只是於哲瀚,只是不知道自己家女儿看上这两兄弟之中的哪一个?
若是那个於哲瀚还好说,他没有成亲,也没有订亲;若是那个於哲浩便不妙了,他虽说也没有成亲,但是已经定了亲了,定的还是罗长春的嫡女。
罗长春他知道,他家跟着於家一起被贬。
两家的感情很是深厚,他怎么可能让於家退了亲,转而娶他家的女儿?
管兴旺眉头皱了皱,决定再打探一下再做决定。
“你继续把於家的事都打听清楚了再过来。”管兴旺道。现在只是初步了解那个於家情况,而具体的事宜都要多打听才能知道。
管仲恺道是。
管兴旺自己一个留在书房里思着。
那个於府的背后是肃王府,肃王府一向站在太子身边,若是他们家选择了於家,也就相当于向太子投了诚。
他们家世代皇商,而且他们家主要负责采买宫廷修建的木材和huā木种植等,这是一个肥差,但是也容易牵扯到朝廷派系斗争中去,这些年来他使尽全力,才得以保存整个管家。
背后选女婿,不仅关系到女儿的终生,还关系到他们管家的兴衰。
所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这个选女婿要谨慎呀。
几日后,於家忽然收到了来自管家的帖子。
於瑞春沉吟了一下,然后就拿着帖子去找於宗海了。
於瑞春把那天去游玩发生的事情告诉於宗海。
他曾经是一个商人,现在还是一个官,早就锻炼了非凡的眼力和敏锐力。
那天那个管小姐对自己的大儿子不同寻常。
她可能看上他的大儿子了。只是,他家的大儿子早就定了亲,就算没定亲,他也不会看上那个管小姐的。
不仅轻浮,而且个性还不是很好。
“爹,这个管家居然来帖了。我们要不要回了。”於瑞春虽说询问的话,却是肯定的语气。
他不赞同和管家扯上关系。那个管小姐明显觊觎他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