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一阵低声议论。陈长安虽然能力出众,但毕竟年轻,资历尚浅。李云龙挑了挑眉,似乎想说什么,但被赵刚一个眼神制止了。
老总环视众人:"有意见的,现在可以提。"
无人应答。
"好,散会。"
【第三节:后勤革新】
陈长安的办公室堆满了图纸和零件,桌上摆着一枚未完成的阔剑地雷。他盯着设计图,眉头紧锁,手中的铅笔在纸上划来划去,时不时停下来计算几个数据。
"射程不够……"他喃喃自语,"装药量还得调整。"
突然,门被推开,李云龙大步走进来,带进一股冷风。
"老陈,你这地雷啥时候能造出来?前线等着用呢!"李云龙抓起桌上的图纸瞅了瞅,"这玩意儿能炸坦克?"
陈长安头也不抬:"急什么?好东西得慢慢磨。"
李云龙撇撇嘴:"磨磨唧唧的,鬼子可不会等你。"
陈长安终于抬头,眼中闪过一丝冷光:"不仅能炸坦克,还能让步兵寸步难行。"
李云龙来了兴趣,凑近看了看:"哦?怎么说?"
陈长安指着图纸上的结构:"这种地雷采用定向爆破设计,爆炸时金属破片呈扇形喷射,覆盖范围超过50米,专治步兵冲锋。"
李云龙咧嘴一笑:"好东西!赶紧量产,老子先要一百个!"
陈长安摇头:"还在测试阶段,稳定性不够,贸然量产会出问题。"
李云龙不耐烦地摆摆手:"行吧行吧,你尽快。"说完,他转身离开,嘴里还嘟囔着,"读书人就是磨叽……"
陈长安叹了口气,继续埋头工作。
与此同时,另一间厂房里,工程师们正围着一门粗犷的107火箭炮争论不休。
"装药量再增加10%,射程就能突破8公里!"一个年轻工程师激动地说道。
"不行,炮管承受不住!"年长的工程师坚决反对,"上次试射就炸膛了,不能冒险!"
陈长安走进来,拍了拍两人的肩膀:"别吵了,先试射一次,数据说话。"
【第四节:海上力量】
渤海湾,波涛汹涌。
林泰曾站在甲板上,海风将他的军大衣吹得猎猎作响。他望着新入列的六艘战舰——这些船是海外华侨倾尽所有捐赠的,虽然老旧,但经过改装后,火力已不可小觑。
"从今天起,"他转身对船员们宣布,"我们不再是教导队,而是渤海舰队!"
水兵们欢呼起来,海风将旗帜吹得猎猎作响。
远处,一艘装甲巡逻艇缓缓驶过,炮口指向海平线。
那里,或许正隐藏着敌人的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