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琏头一日送贾母入偏宫守制,便被常升请去了太上皇宫里。
路上走在宫巷里,贾琏就悄声问常升:“那位老太妃是个什么要紧人物,怎会令人一年内不得筵宴音乐?我家老太太是个喜欢热闹的人,这么着,不知这一年里如何煎熬呢。”
常升埋着头笑道:“琏二爷,这话就不必问了,在宫里可是多说多错。”
贾琏点了头,到了宫门前,迎面望见两个女子并四五个宫女出来,于是垂手立在一旁。
“房娘娘安好。”常升堆笑说道。
贾琏听说是房文慧,也不抬眼看她。
房文慧领着探春,就站在台阶上,“多年不见,别来无恙?”
“谢娘娘关心,贾琏一家算得上安好。”
“这就好。”房文慧微微眯了眯眼睛,心叹隔了几年再见,这人与当初并无不同,唯独她变了许多。
“琏二哥,已经在偏宫见过老太太了,不知环儿、姨娘可还好?”探春跟在房文慧身后问道。
贾琏略抬了头,看探春小小年纪已经将头发梳了起来,举止间稚气褪去,多了不伦不类的妇人样,就说道:“前几日西宁郡王抄缮国府,恰领着锦衣卫路过宁荣大街,二老爷、二太太只当人来抄家,急着藏东西,环儿趁乱将豆儿倒栽在水缸里,豆儿虽保得性命,但烧坏了脑袋,如今有些痴痴傻傻的。二老爷一怒之下,就将环儿撵出宗族,环儿便立时投奔了东安郡王,也将你姨娘讨去了。”
探春深吸了一口气,狠狠地咬住嘴唇,心气贾环不争气,也知一旦出宫,等着她的不是好事,就勉强笑道:“多谢琏二哥相告。”
“房娘娘,我们还要去见太上皇。”常升拱了拱手。
房文慧笑道:“我们这就走。”微微垂着眸子,便领着探春并一众宫女去了。
常升啧啧地说道:“这房娘娘好能耐,你瞧,才进宫时怯生生的,如今不是贵妃,也得了贵妃的供奉。”
贾琏笑而不语,待进了宫门,便收敛了神色,随着常升一路向里去,绕过迂回曲折的道路,穿过一道小门,便到了一处亭子前。
贾琏望见亭子中太上皇独坐在一片芍药枝桠间,便躬身说道:“臣贾琏见过太上皇。”
“起吧。”太上皇沧桑地说道,倘若是一时大意丢掉了皇位,他尚可饶恕自己;如今得知是阴错阳差,这几日里便茶饭不思起来。
幸亏明太妃已死,宫里人只当他太过悲切。
贾琏起身后,见太上皇招手,便又上前。
“西宁郡王说,你已经知道妙玉的身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