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壕里的战士们,纷纷响应,锅碗瓢盆,断裂的枪托,甚至是地上的砖块,都成了武器。
他们蜷缩在战壕里,借着掩体的掩护,不断反击。
有人被子弹击中,倒下前还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手里的石头扔了出去。
有人肩膀中了枪,就用另一只手,继续装填子弹。
鲜血顺着手臂,流进袖管,把军装浸得透湿,却依旧不肯停下。
战场早已成了一片,血肉模糊的炼狱,每一寸土地,都浸染着鲜血,每一秒都有人倒下。
但战壕后方,那面残破的红旗,依旧在硝烟中,顽强地飘扬。
被炮火撕出的破洞,在风中猎猎作响,像是在呐喊,又像是在见证。
张海洋抹了一把,脸上的血污,再次举起枪,目光坚定如铁。
——还有半天,只要再坚持半天,胜利就会到来。
这信念如同一颗种子,在每个战士的心中疯狂生长。
支撑着他们在血与火中,续写着不屈的传奇。
用血肉之躯,在这片土地上,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这场围绕弹药库,展开的围点打援之战。
此刻正在其他各个正面战场,同步上演着,惊心动魄的交锋。
独立旅在徐正国的带领下,会同周边兄弟部队,拧成一股铁拳头,正以雷霆之势,对增援而来的敌军展开围歼。
炮火在旷野上,炸出一朵朵蘑菇云,冲锋号的嘹亮声响,刺破硝烟。
与枪声,喊杀声交织成,撼天动地的战歌。
徐正国趴在,临时构筑的掩体后,望远镜里映出敌军,慌乱溃散的阵型。
——他们原本以为凭借兵力优势,能轻松突破防线,却没料到会撞上,八路军布下的天罗地网。
“给我往死里打!别让一个敌人漏网!”
他对着身边的通信兵吼道,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要知道,如今的八路军,早已不是当年,鬼子初入中国时,那般装备匮乏、物资紧缺了。
经过多年的浴血奋战与发展,他们的武器装备,早已鸟枪换炮。
轻重机枪,迫击炮成了攻坚主力。
连战士们手中的步枪,也大多是保养完好的制式武器。
更重要的是,一次次实战,磨砺出的战术素养,愈发精湛。
迂回包抄,集中火力打要害的战术,运用得炉火纯青。
每个战士,都像上了膛的子弹,随时能精准地,射向敌人的软肋。
激战中,各部队配合得天衣无缝。
兄弟部队在侧翼,佯装进攻吸引敌军注意力,独立旅主力,则趁势从后方撕开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