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微店好多人在催单。”以前微店也催单,但是没有哪天像今天那么多人。
“我看看。”许秧结果许澈的手机进入微店的后台,手机还卡了好几分钟,果然有许多的留言。
原来不知道哪一个顾客把微店曝到网上去了。许秧现在的热度正高,一下子就吸引了许多网友进店。
刘莹挺着肚子走过来,“秧秧,我们这几天赶几批脆肠吧。”
她还是希望能趁着这个热度赚上一笔的。
“我们的场地太小了,就算再赶,做出来的脆肠数量也有限。”许秧摇摇头,并不赞成刘莹的话。
“哥,嫂子,你们就按照平时的数量做就行,不要想太多。”
许澈扭头看着窗外说:“下雨了。”
下雨了,空气湿润,他们的工作间条件有限,设备不全,若是大批量制作脆肠,吹风的时间延长,怕是会影响脆肠的风味。
刘莹也明白这个道理,她叹了口气:“要是我们有厂房就好了,根本就不用担心这些。”
她的身子愈发沉重,能帮忙做的事越少,如果有厂房,那么就能请工人做。
产量增加了,订单就多了,她也不用心疼那些没挣到的钱了。
许澈乐呵呵地说:“总有一天我们会有大厂房的。”
许秧听了这话心里一动,她家开不起厂,但租个车间应该行吧!
就是不知道需要多少的启动资金?许秧算了下自己的手里的资金,等奖金下来,也不足百万,怕是够呛。
但这个念头一旦升起,就很难灭掉,这确实是应对目前情况的最好解决方式。
“哥,嫂子,你们不要着急,一切跟平时一样就行了。”
许秧对食品厂的事一窍不通,她得找人问问,看能不能租到一个各种器具齐全的工厂车间。
或许需要不少钱,但是前期的投入是必须的,有的时候,步子迈大一点也没什么不好。
许秧本来想在朋友圈问的,信息都写了一半了,随后她想了想,又删掉了。
王海和李知秋都说了,她可以找他们帮忙,那就厚着脸皮先问问吧,如果不行,再到朋友圈问。
许秧分别给两人发了信息,李知秋回复得最快:“你想要租食品厂车间?我帮你问问。”
王海的回复比李知秋的慢:“你问食品厂车间的事,是想要发展自己的品牌吗?这刚开始会比较难。”
如果是跟厂商合作,生产、包装、销售渠道等都不需要操心,相对的,许多事儿也说不上话。
“没关系,我又不是想要赚一票就走人。如果我有正式的生产车间,就会好好研发新品,把口碑做起来。”
“你想好了就行。”王海没有再劝说,也没问许秧准备多少资金,“我帮你问问,估计要明天才能给你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