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笙得意完了,又拿起刚才的诗稿,对诸葛雅理直气壮的说道,“‘南国佳人’不是写的我,又是哪个?”
诸葛雅甚至都无法反驳。
倒是蒯姝早就见惯了蔡笙这种把当年的追求者,拉出来公开处刑的恶劣行径,在旁不依不饶道,“你连人家是谁都不知道,就在这里大言不惭,真是好笑。”
蔡笙气急,手指下意识的重重敲了敲,对蒯姝呵斥道,“蒯家的孩子,和长辈是这么说话的吗?”
蔡笙的弟弟蔡瑁,娶了蒯家的女人,正是蒯姝的亲姑父。从辈分来说,蔡笙正是蒯姝的长辈。
蒯姝吐吐舌,不敢再争辩,牵着诸葛雅的手离去了。
蔡笙赶跑了小讨厌鬼,目光在诗稿上一垂。
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逗弄小女孩子是她的恶趣味,但是并不意味着她猜的不准。
这些乱七八糟的诗篇各有咏诵,出现在酒会上都属寻常,唯有最后一篇却分明是来投石问路的。
而且那诗中“良辰不在,及时求欢”的意味十分轻浮,让蔡笙多少有些不快。
蔡笙的笑容露出了一丝玩味。
若是你老老实实的来寻我也就罢了,偏要玩这藏头露尾的手段。
可惜,我手中《洛书》穷追天下变化,难道拿捏你不得?
心中想着,蔡笙随手从袖中取出一个装饰的极好的卷轴。
在面前展开,里面是一块被装裱起来的古朴绢帛。
那古朴的卷轴上面点线纵横,隐约纹理。
若是仔细看去,目光就会不自觉的深陷下去,沉溺于无穷的变化之中。
随着蔡笙心意一动。
《洛书》上慢慢浮现出一个字来。
——“献。”
庾、献吗?
蔡笙微微一笑,心中又默道,他去哪儿了?
这次《洛书》过了好久,才从那无穷可能中,慢慢浮现出答案。
——“长沙郡。”
???
蔡笙几乎以为自己看错了,她疑惑的拿起《洛书》,接着在心中又问了一遍。
笨蛋洛书,我问的是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