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地上道国无弹窗 笔趣阁全本 > 第644章 女英的决断(第3页)

第644章 女英的决断(第3页)

崔州平的老爹崔烈,就是其中一个。

如今长安未必会再乱,不过能得到李肃和徐晃的照顾,对崔烈来说,总不会是坏事。

崔州平心思已乱,听庾献说的笃定,满是感激的说道,“还望叔父援手,大恩大德,侄儿以后必有以报。”

庾献笑道,“不必如此。”

两人说着话,正好又到了先贤祠附近。

庾献不想再和陈纪照面,吩咐崔州平去取了纸笔,随后就在回廊上,为他写了书信。

崔州平拿到书信就神思不属起来。

庾献本就是为了早些将他打发走,当即劝道,“长安局势不明,你切莫耽搁了。”

崔州平这才顺势告别,唤过一个路过的管事,让他陪庾献再四下走走。

庾献不愿节外生枝,向着子夏的方向遥遥一礼,就出了颍川书院。

一路上,庾献也不免回忆起了和子夏交往的种种。

当初跟随子夏的时候,庾献整天就忙两件事了。一件是让子夏帮着破解那神秘木匣上的古老文字,一件是破解智障之盾的法门。

神秘木匣上的文字古朴悠远,在仓颉之前。智障之盾的法门复杂冗长,更是晦涩难懂。

这两件事都牵扯到了一个在战国末期就已经湮灭的流派,名家!

或许在寻常人眼中,名家精通的只是一些诡辩的伎俩,但是在修行人眼中,这却是堪称作弊神器的通天大道。

名家的手段,在于明晰和瓦解“名”与“实”之间的关系,找到最真实而纯粹内涵。

若是把困惑庾献的那些文字和表述比作装东西的盒子,庾献想要得到的知识比作盒子里的珍宝,那名家的手段,就是设法绕开那盒子,直接取出珍宝。

如今庾献接触的世事多了,心中更多了一些领悟,若是以名家的手段来论,那“我”就是装着自己的盒子,“真我”就是盒子里的珍宝。

若是能够明辨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那纵然佛门再怎样的渡化,也无非是将这盒子涂抹成他们想要的样子。

那样的话,自己面对佛门的度化,岂不是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想要达成这个目标,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明晰自我,将盒子和珍宝剥离开来。将盒子示人,将珍宝藏匿。

若是从这个角度来理解的话,那重玄子老道建议自己斩出佛身,岂不是同样的道理?

可惜,庾献对名家的手段只能算初入门径,想要完成这个构想也不是简单的事情。

想到后来,庾献不免暗生感叹。要是有个现成的盒子就好了,自己可以囫囵着直接装进去,哪还有那么多烦恼。

庾献还不知在他“下线”的那一段时间,已经有债主为他开了小号,而且有“闲且手欠”的路人,给他代练了起来。

那女英本就不被礼法所拘,又没太多道德是非观念。如今有了全新的身份,自然快乐的玩耍起来。

庾献这会儿茫然无知,只以为刚才是突发奇想,根本没意识到,自己以后面对的是什么样难以收场的结局。

庾献在颍川书院外等到月上中天,这才开启了“吞烟吐雾”,从一处不起眼的角落悄悄潜入进去。

庾献这兵法在隐匿身形、防止推算上,有着独到之处,就连郭嘉和野鸡道人都奈何不得,颍川书院中自然无人能识破端倪。

庾献按照崔州平白日所说,轻易地寻到了那处院子,确定院中无人后,小心翼翼的翻了进去。

他也不知道掌教丢的是什么东西,只能挨个屋子翻找起来。

堂屋之中布置的甚是简朴,正堂上是一幅远山图,似乎不是什么名家手笔,笔触多有幼稚不合常理之处。

正堂的门虽关着,窗户却是打开的,居中的几张席子上吹落了一些竹叶,颇得自然之趣。一旁的小几上则翻扣着几只杯子。

庾献找完正堂,又去其他厢房看了,里面也只是留宿的寻常客房,没见什么异常的地方。

庾献耐下心思,又重新找了一番,偶然间他从窗口向外看去,却发现了一些不对劲的地方。

此时凉凉的夜风吹着,时不时还有落叶飘入房中,但是外面的那一方湖水却始终平滑如镜,根本没显露丝毫的波澜。

庾献想起司马徽号为“水镜先生”,立刻意识到了里面的蹊跷。

庾献越窗而出,大步向湖边走去,在清亮如银的月光下,果然见到那平滑如镜的水面上,映照着一个似要破空而去的身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