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从这里,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既能够保证藩王们的权利,不把藩王分封制度给废除。
同时又能够防止藩王们在今后作乱,威胁大明内部的统治,确实挺难。
但我这里,倒是有一个不太成熟的想法。
这就说给大哥听一听,看看如何。”
说罢之后,没有卖什么关子,接着开口道。
“父皇所制定的藩王分封制度,是把藩王们,分封在我大明国内。
这样以来,确实容易引起,诸多这样那样的麻烦。
但……若是把藩王们,给分封在我大明之外呢?”
梅殷说出来了,他所想的办法。
对于这事儿,他在此之前就有所考虑。
现在,之所以思索这么久才说出来,就是在想着要通过什么样的办法,才能比较好的把这个事儿说出来。
并且还能够让朱标,以及其背后的朱元璋,认同自己的这个说法。
并在今后付诸行动。
真的把藩王封到海外去。
随着在这个时代生活的时间越来越长,再想想后世的种种事,尤其是近代的屈辱史。
梅殷在此之前,便已经是升起了,在这个时代推上一把的心思。
在自己离开大明之前,也要做上一些事情来。
顺势把大明给推到外面去。
让大明的君臣,以及更多的人,把目光从大明的国内,转移到海外去。
促进大明的大发展。
乃至于让殖民之路,从大明发起!
这个时代,是一个特别好的时代。
距离西方的地理大发现,还有很远的时间。
造船技术,水师等诸多……洪武时期的大明,都处在全世界的领先水平。
而开国年间,大明的武德又特别充沛。
又有朱元璋这样的一代猛人,还有大明的诸多精兵悍将。
而自己之前又通过死谏,海禁与市舶司的事,明显是让朱元璋认识到了,海外的财富有多少。
市舶司有多重要。
相信朱元璋在此之后,肯定会想方设法的,去做这些事儿。
不过在梅殷看来,这个事情还有些不够。
仅靠这样的办法,还不行。
他这边还可以再抓住时机,尽可能的在这个事情上,再推上一把。
让其以更快的速度,和力度,对外进行发展。
比如藩王外封,便是如此。
与其让这么多的藩王,留在国内的一亩三分地上,给大明制造出诸多的混乱。
成为大明的负担,加剧大明的内耗。
令朱元璋等人,心中无比纠结。
那反倒不如把这些藩王们,都给推到海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