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有了姜琢和姜珩,于兰君就不大打扮自己了,她的心思全放在他和姜琢两姐弟身上。姜琢是女孩子,自不用说,夏天的裙子,冬天的外套,都是时兴的款式,可就连姜珩穿的毛衣,一直到初中都没有和人撞过款,因为那都是于兰君去新华书店买了编织书,照着书上的内容,一针一针地给他织出来的。
上了高中,姜珩就不肯再穿母亲亲手织的毛衣了,那个时候学校里的同学都是穿着外面专卖店买的品牌针织衫,暖不暖和不好说,就图个样子好看。
自以为是的好看,姜珩想。
看到于兰君的白发,他心里更不好受了,又懊恼着自己刚才对姜明的态度。
“小珩,菜择好了吗?”于兰君准备拿姜珩择好的菜去洗,一回头,发现姜珩正盯着她出神,“看什么呢,小珩?”
“没,没什么,”姜珩递过去手里的菜盆,“妈,准备给我做点什么好吃的呀?”
“青椒肉丝面,”于兰君把盆放进水池,打开水龙头,“放点青菜,再给你煎个蛋。”
水花汹涌而出,盆里一会儿就盛满了水,于兰君淘洗着青菜。
“听你姐说你同学正好住进我们店,要不要请他也来吃一些?”
姜珩耳朵里只听得见水声,和同学二字。
梁翊还在楼上,不知道他有没有好好吃药。
“小珩?”于兰君看他没做声,以为他是怕麻烦到自己,“就多煮一把面多煎一个蛋的事,不麻烦。”
“不用了,”姜珩回过神,“梁翊吃过了。”
“梁翊?”于兰君笑了,“是你读高中的时候经常来我们家玩的那个孩子吗?”
油锅热了,于兰君放进姜蒜炒香,开始炒肉丝。
“嗯,是他。”
“那还真的是很巧啊,镇上那么多旅店,他刚好住进我们家。”
“是吧。”姜珩心里有事,随口应和着。
“他应该很久没回来过了吧?”于兰君皱着眉算着日子,“话说回来,好像你们高中毕业后我就再没见过他了。”
“他们一家人都搬走了,所以没有回来过。”姜珩没提他们断联的事情。
另一个灶台上煮的开水咕噜咕噜作响,姜珩放进去一把挂面。
“哦,那他这次回来是有事吗?”于兰君把青椒丝倒进锅里。
是味道很辣的螺丝椒,放进锅里,被热油一烫,散发出的热气有点冲,姜珩揉了揉眼睛。
“站开一点,小珩,”于兰君才想起自己没打开油烟机,“真是老了,连这都能忘记。”
说着话,她打开了油烟机,又开始翻炒锅里的菜。
话题没有再继续。
于兰君做好了面,让姜珩端到餐桌上去吃,自己开始收拾灶台、水池。
“他回来是为了什么?”姜珩吃着面条,心里还在想这个问题。
“总不可能是为了我,”姜珩失笑,他忽然觉得眼睛有点酸,肯定是被辣椒辣到了,“算起来,那个孩子应该两三岁了吧。”
其实在断联差不多两年多的时候,他见过一次梁翊,在穗城。
他去那里见客户,待了两天,第一天忙完已经晚上七八点了,客户很热情,谈完方案之后非要请他们吃饭,地点定在一家商场三楼。
他们一行五六个人,在地下车库停好车便直奔饭店,客户对会议中讨论的方案意犹未尽,拉着姜珩走在最后面继续聊着具体实施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