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
就是盲盒。
盲盒是现代词,但他的商业模式其实历来就已经有了,以前叫关扑,都是古人玩剩下的把戏。
拆盲盒的快乐宋代人早已体验过。
根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有以一笏扑三十笏者。”
大概意思是说,用一份钱博三十份。
不管是关扑也好,盲盒也罢,其本质都是抓住赌徒的心理,想着用最少的钱拿到最贵的奖品。
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那地摊老板如何开盲盒的呢?
首先。
他准备了很多筒子钱。
有人又要问了,什么是筒子钱?
度娘百科有解释,筒子钱,顾名思义,就是看起来像筒子一样的钱。
看起来是一坨坨的,许多枚钱被锈粘在一起,它的形成是由于铜钱被成串或成堆埋入土中,在比较潮湿的环境下发育了比较多的锈,所有的钱粘到了一起。
简而言之,就是一串铜钱粘在一起。
里面能开出什么铜钱他自己也不知道。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是不是已经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
其次。
他将形状大小不一,数量多寡粘在一起的铜钱分成堆现场叫卖,价高者得,盲盒加上竞拍,气氛能不火热吗?
最后。
现场免费帮你开,开出来的东西不管值多少钱,一律归买家所有。
为什么突然这么多人围观,就是因为刚刚有一个游客花二百块钱开出了一枚乾隆通宝宝泉大样,价值三千元!
当场就被喜好铜钱的收藏家给买走了。
这一发现,立刻吸引了许许多多的游客蜂拥而至看热闹,几百块钱而已,试试手气又如何?
而且不会亏完,开出来的铜钱虽然不值多少钱,至少也能回血一点点,地摊老板非常聪明,他同时打出收回的铜钱旗号帮买家兜底。
这就很有意思了。
不少游客纷纷围着地摊老板,你要这些,他要那些,竞价开筒子钱。
把老板忙得团团转,口袋也越来越鼓。
抛开里面有没有猫腻不谈,赌这玩意纯粹就是运气,那位赚到三千的可能是托,也可能真是幸运儿。
不管怎么说,白也不喜欢玩这种没把握的游戏,只有他忽悠别人的份,哪有让别人忽悠自己?
这玩意回收论斤称,三五十块一斤。
一小块他敢收两百块。
两百块呢。
够白世峰先生爬一天的电线杆了。
看了一会,有人确实开出好东西,赚了点小钱,也有人亏得直拍大腿,跟赌鬼似的大喊着再来再来。
看样子摊主倒是个诚信之人,他收回来的筒子钱没有做手脚,都是真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