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下,倾斜的船体像折断的雁翅,几百个黑点正顺着缆绳向这边攀爬。
他解下腰间玉佩扔进海中。
在船上的时间是漫长的,这一方临时搭建的小人间,上演了太多百态,他知晓夷洲百姓困苦,因而日复一日布政于民。
如今他任职期满,即将归京,不知接替他的人能否坚持下去。
天色渐亮,启明星隐没在晨曦中,船身微微摇晃着,项少容走到船边,望着眼前越来越近的陆地。
船靠岸了,人们纷纷下船,两千多个拖家带口的人激动得互相拥抱,项少容混迹其中,消失在人群中。
他一身布衣,混在其中,毫不起眼。低着头,慢慢向前走,警惕地观察着四周的情况。
皇上已经准许,封了亡妻一品诰命昭信县君,足以写入族谱,百年后合葬,他已经无甚牵挂了,但也应赴京向皇上复命。
她本应是行走山海间,劫富济贫的侠女,无端为了他,无名无分且丢了性命,是他辜负了她。
---
燕云阁。
安容华坐在镜前,看着镜中的自己,这些年宫中生活养尊处优,她保养得宜,看着比初入宫时更多了几分气度。
她已不是当初那个只知一味莽撞的姑娘。
近日天冷,她常抱着行启坐在暖阁里,裹着狐裘,给他讲些西域的故事。
行启眨巴着眼睛,好奇地望着她。
她轻轻捏了捏行启的小脸蛋。
行启作为皇帝长子,过了十二月底生辰就要三岁了。
自己的地位能否稳固,就看行启能否健康长大了。
皇帝最近常来探望她们母子,关心行启的成长,她心中欢喜,却也不敢大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她知道皇帝之所以如此关心行启,一方面是因为行启是他的长子,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拉拢乔家。
她心中虽明白这些,但心中对皇帝的感激之情却是真切的。
乔亦竹一直铭记母亲的教导,在宫中谨言慎行,对皇上温柔体贴,对宫中各人也和善有加。
后宫里人人都赞她一声贤良淑德,她虽不知这评价是真是假,但知道自己行事越发有分寸了。
转眼到了行启三岁生辰,皇帝下了旨意要大办。
她心中欢喜,却也不敢表现出来。后宫之中,人心险恶,自己不能太过得意忘形。
她让芙鸯将准备好的礼物一一收好,这些都是她亲手为行启挑选的。
乔亦竹亲自监督宫人布置宴席,又拉着行启的手叮嘱他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