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必时点了点头,将办公桌抽屉里的一份文件丢给了罗耀武。&ldo;刚收到的,外交部的新闻发言稿,好好看一下吧。&rdo;
罗耀武两下摁灭烟头,翻开文件看了起来。
&ldo;前线会议只是个噱头,让你回来,主要是回京汇报前线战况。&rdo;陈必时坐到罗耀武对面的沙发上,点上香烟,说道,&ldo;这原本是我的分内事,只是现在情况有变,所以我觉得由你来汇报情况比较合适,也更有说服力。&rdo;
&ldo;担心美国会出兵参战?&rdo;
陈必时点了点头,表示就是这个问题。
&ldo;恐怕很快就不是担心那么简单的了。&rdo;罗耀武将文件丢到了茶几上,苦笑了一下,&ldo;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不撕破脸皮都难。&rdo;
&ldo;那就更得小心应付。&rdo;
罗耀武点了点头,表示明白陈必时的意思。
&ldo;时间不等人,前线会议结束我们就出发。&rdo;陈必时站了起来,&ldo;等下你不用发言,有什么事情由我出面,你抓紧时间考虑回京后,该怎么汇报前线战况。&rdo;
&ldo;没问题,我现在就在考虑。&rdo;
陈必时没多罗嗦,等罗耀武起身后就朝门口走去。
在你需要的时候,时间肯定不够用!
新书期间,求票求收藏求支持!
第四十三章何为希望(新书求票)
前线会议只开了三十分钟,从福建飞回北京需要两个半小时,从空军基地赶往位于郊外的战略指挥中心还要三十分钟,罗耀武得在三个半小时内打好腹稿。万幸的是,到他汇报战况的时候,决策会议已经进行了几个小时。
这几个小时里只讨论了一个问题,即美国会不会卷入这场战争?
罗耀武不是政治家、更不是外交家,只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军人。他从不关心那些想破脑袋也搞不清楚的问题,也不会去想那些问题。在一个货真价实的军人眼里,那些能让政治家食不甘味、能让外交家夜不能寐的问题压根就不是问题,比如在罗耀武看来,&ldo;美国会不会参战&rdo;就不是问题,至少不是能讨论出结论的问题。
几个小时里,永远不会上同一条船的军人与外交官一直在争论这个问题。
外交部的官员坚信美国会参战,理论依据是美国与台岛当局签署的《美台关系法》高于&ldo;三个联合公报&rdo;,前者属于得到国会承认与支持的法案、后者是没有法律约束力的外交公告,加上与台岛周边部分国家签署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条约,做好参战装备后,美国肯定会出兵参战。
26日凌晨的战斗就是在试探大陆的底线!
罗耀武是军人,自然不会赞同外交官的观点,可他并不支持几十年没有摸过枪、不知道战场是什么样子的&ldo;军人&rdo;的观点,即打下台北,美国就会默认既成事实,不会为了太平洋对岸的一座岛屿与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翻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