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们买了两小包蜜饯,虽然不多,但对于此刻的他们来说,却是一份难得的甜蜜。
第二天一早,黄曼曼家的牛棚前,再次飘出了诱人的年糕香气。
经过昨天码头的事,黄曼曼觉得,这年糕生意,得加快步伐了。
她今天直接将份量加到了六十份。
依旧是用她那独特的“秘法”,一斤米硬是做出了近两斤的年糕,雪白软糯,看着就喜人。
她和黄翠莲再次来到镇上学堂附近的老地方。
“婶子,今天的年糕还有吗?”
“给我来两份!”
“这年糕真好吃,又香又糯,我家娃儿抢着吃!”
有了昨天的口碑,今天的生意更加火爆。
才一个多时辰,六十份年糕就被一抢而空。
数着钱袋里沉甸甸的铜板,黄翠莲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
“曼曼,这……这也太快了!”
黄曼曼点点头:“好吃的东西,自然不愁卖。”
接下来的几天,杨二牛的牛车成了杨家村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每天清晨,载着黄曼曼母女和满满的年糕去镇上。
傍晚,又载着空桶和一脸喜气的她们回来。
铜钱哗啦啦的声音,似乎都能透过车轮滚滚,传到村里人的耳朵里。
这下子,村里不少人都眼红了。
尤其是风家那边。
风老太那双三角眼,几乎要黏在杨二牛的牛车上。
“哼!一个傻子,一个小贱蹄子,能做出什么金贵玩意儿!”
“不就是米加水捣出来的吗?谁不会!”
风老太心里泛着酸水,越想越不服气。
凭什么那被赶出去的丧门星一家,日子能越过越好?
不行!
她得看看,那黄曼曼到底捣鼓了什么名堂!
于是,这天清早,天还没大亮,风老太就偷偷摸摸地溜到了杨富贵家牛棚附近。
她躲在一垛柴火后面,探头探脑地往里瞧。
只见牛棚里,黄曼曼正忙碌着。
她看到黄曼曼往一个大石臼里倒入了白花花的大米。
然后,又加了水。
接着,黄曼曼就开始用一个大木槌,一下一下地捣了起来。
风老太躲在暗处,看得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