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白老爷,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自然是如珠如宝地疼着。”
妇人继续说道,语气变得认真起来。
“小少爷天天念叨着要吃,一顿不吃就闹腾。”
“这不,就引起了我们家老爷的注意。”
“我们老爷……姓白,叫白时忠。”
黄曼曼在心里暗自思忖哪位老爷姓白时,老妇开口了。
“是这镇上‘百味楼’的东家。”
百味楼?
黄曼曼心中一凛。
那可是镇上最大、最气派的酒楼!
听说里面的菜,贵得吓人!
一个开大酒楼的东家,会注意到她这小小的年糕摊?
“我们老爷觉得,他儿子这么挑剔的嘴,都能被你这年糕抓住,这里面……肯定大有商机!”
妇人语气带着几分敬佩,又有些无奈。
“所以啊,老爷就吩咐我们酒楼里的大厨,琢磨琢磨这年糕是怎么做的。”
“厨子们一开始也摸不着头脑,试了好多米。”
“大白米,不成。”
“粟米,也不是那个味儿。”
妇人回忆着。
“后来老爷就一直问我,你有没有什么不同的?我就说看你穿戴打扮,像是从村里来的,许是用了什么乡下的法子。”
“老爷放心了,他开始呀,还以为您是从西域来的呢!”
“老爷就又专门派人去乡下收了好些稻子,连那种没人吃的野生稻都试了!”
“可不管怎么泡,怎么蒸,怎么煮,都做不出你那又白又糯,还带着弹劲儿的口感。”
黄曼曼暗自点头。
那是自然。
没有她系统出品的精米和改良过的“糯米晶”配方,光靠这个时代的普通糯米和粗糙手法,想完全复制,难如登天。
“最后啊,还是一个老师傅,想起来古书上记载过一种叫‘糯米’的东西,泡了水,捶打捣烂,能做成黏黏的糕点。”
“老爷让人找来了糯米,试着捶打,这才算摸到点门道。”